双向情感障碍是什么病( 三 )


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 。
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障码一般呈发作性病程 , 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 , 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 。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 , 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 , 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
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 , 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 。与抑郁障碍相比 , 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 , 治疗更困难 , 预后更差 , 自杀风险更大 。
双相隐碍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目前倾向认为 , 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 , 而以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 。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信息传递过程等 , 导致躁狂和抑郁等情感症状出现 。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 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3.0%~3.4% , 90年代则上升到5.5%~7.8%(Angst , 1999) 。Goodwin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 , 双相I型与Ⅱ型合并为3% , 若再加上环性心境障碍则超过4% 。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 , 首次多为抑郁发作 , 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
男女性别间患病率相近 。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 , 11%~19%自杀身亡 。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内尤其容易发生自杀 。有资料显示 , 本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增加20% , 约40%的患者同时合并有物质依赖 。可见 , 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心身健康的精神障碍 。
目前 , 我国对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调查 。从现有资料看来 , 我国不同地区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患病率相差悬殊 。
如中国内地12个地区(1982)协作调查发现 , 双相障碍患病率仅为0.042%(包括仅有躁狂发作者) 。而台湾省(1982-1987年)在07%~16% , 香港特区(1993年)男性为1.5%、女性为1.6% 。同为华人地区 , 台湾与香港较接近 , 但较大陆高出约35 倍 。
这种差别虽可能与经济和社会状况有关 , 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学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