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教方面的优秀论文范文( 四 )


1.对孩子过分溺爱 。
当今的中国家庭 , 多数都是“421”组合 , 四个老人 , 一对年轻夫妻生下一个小孩 , 当成宝样心疼 , “含在嘴里怕化了 , 捧在手里怕掉了”凡事都包办代替 , 爱子如命 , 处处呵护 , 事事顺从 , 他们将自己的子女视若掌上明珠 , 孩子要吃的 , 玩的 , 样样都是百依百顺 , 该孩子做的事情父母都一一代劳 , 甚而有些祖父母代替孩子去参加学校劳动 , 逐渐发展成为溺爱 。这实际是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逆境中锻炼意志的机会 。使得孩子变得没有了勤俭和爱惜的品格 , 没有了自理、自立的能力 , 更没有了责任感、上进心 。
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是对孩子没有任何期望值的表现 , 放弃了教育的主动权 , 没有尽到教养责任 。
2.过分注重智力的发展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的不合理 。
这是普遍存在于现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家庭现象 。它导致了家长对孩子在教育上的“太过”和“不及” 。望子成才的心态与迫切的心理 , 使得很多家长把希望或者自己不能实现的目标寄托于自己的孩子 , 这虽然是人之常情 , 是父母对子女爱心的体现 , 然而他们的期望值过高 , 使其陷入苦恼的误区 。有的家长教育观念陈旧 , 以孩子上重点大学为唯一出路 , 只注重孩子智力的发展 , 以孩子成绩的优劣来评判孩子 , 不注意孩子在“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 以及孩子个性的发展 。
促使一些孩子出现“智高德差、智高体弱” , 或由于思想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障碍 。一个朋友的孩子 , 以前成绩特别好 , 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第一名 , 但由于一次考试他考了第二名 , 他不能接受自己是第二名的现实 , 便从此患上了忧郁症而无法继续再上学 。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中 , 家长不仅要注意孩子在智力方面的发育 , 更应注意孩子在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 , 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
3.家庭氛围差 , 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
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高压政策 , 认为孩子应该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 , 面对孩子的错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 。孩子犯了错或成绩不好 , 不问青红皂白的揍一顿 , 稍有不丛便发火、训斥 。长此以往 , 使孩子产生“最多打一顿”的消极想法或是抵触的情绪 。久而久之 , 孩子在家长面前便不敢敞开心扉 , 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了沟通问题 , 使孩子的心情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
这类情况还有很多 , 不一一说了 。
二.让孩子拥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作为家庭的主要经营者――父母 ,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面对孩子不溺爱 , 不推卸责任 , 漠不关心 , 把握好对孩子的爱的距离 , 在美国的家庭教育法则中就有一个20码法则 , 父母与孩子的距离相距20码 , 这样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
在不纵容孩子的基础上 , 面对孩子的错误应该循循善诱 , 以理服人 。
2.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俗话说:“三百六十五行 , 行行出状元 。
”父母们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 。”所谓赏识 , 其实是一种激励 , 它要求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 加以肯定与赞赏 , 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 , 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 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 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 , 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詹姆斯还发现 , 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 而当他受到激励后 , 其能力是激励之前的3~4倍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优秀的一面 , 都有闪光的地方 , 作为父母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 有赏识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 让孩子在父母这里得到鼓励和努力的动力 , 让孩子朝着个性的方向发展 。
3.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家庭教育 , 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