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酸钠是什么 氟硅酸钠的解释( 二 )


二氧化硅(以SiO2计) %27.3-29.2
白度 ≥% 85
烧失量(600℃) 43.0±1.0
PH值(1%水溶液) 12.5±0.1
粒度 1250 μ m ≤2% 63.-1250
μ m50-80% 180-630μ m
20-50% <180 μ m ≤2%
CAS No.: 6834-92-0
弗硅酸钠当中含弗量是多少Na2SiF6,6*19/188=60.64% 。
氟硅酸钠是一种无机物,属于配位盐即络盐,化学式为Na2SiF6,是建筑、建材工业用量最大的氟硅酸盐品种 。主要用作搪瓷助溶剂,玻璃乳白剂、耐酸胶泥和耐酸混凝土凝固剂和木材防腐剂,农药工业中用于制造杀虫剂 。
用途:
1、过磷酸钙副产法由磷矿粉和硫酸反应生产过磷酸钙或萃取磷酸时逸出的含氟废气,用水吸收四氟化硅使成氟硅酸 。当氟硅酸溶液的浓度达8%~10%时,静止澄清,除去杂质,澄清的氟硅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钠(过量约25%)反应,生成氟硅酸钠,经离心分离、洗涤、300℃以下温度下进行气流干燥,再经粉碎,制得氟硅酸钠成品 。
2、采用过磷酸钙副产法 。将过磷酸钙(或萃取磷酸)生产过程中的含氟废气用水吸收,再与氯化钠反应而得 。
3、在试剂碳酸钠水溶液中,分次少量加入理论量的氟硅酸水溶液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静置过滤,离心甩干,于120℃下干燥即可 。
氟硅酸钠有没有毒NHK : 其实很多氟化物...都具有毒性的...氟硅酸钠(Na2SiF6 / Sodium Silicofluoride)也不例外...但它在众多氟化物中...不算最毒...以1位体重50公斤的女性来说...大约0.2公克的Na2SiF6就可以把她致死...毒理反应在5~10小时之间...其致毒机理是...氟离子会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生成不溶的氟化钙...导致低血钙症...由于钙对神经系统至为重要...钙在血液中的浓度突然降低...是足以致命的...相应的治疗...包括用稀氢氧化钙...或氯化钙溶液...阻止人体进1步对氟的吸收...意思就是中和...和注射葡萄糖酸钙...以补充血钙.......
氟硅酸钠 的化学方程式怎么写73、氟硅酸钠
1 编号
ICSC 编号:
CA 号:
RETCS 号:
UN 编号:
EC 编号:
IMDG规划页码:
危险货物编号:
2 名称
中文名称:氟硅酸钠、六氟硅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fluosilicate
3 理化特性
化学式:Na2SiF6
分子质量:188.00
性状:无色六面晶体,用途:用于铅的电解精炼、铅电镀 。用于玻璃的乳浊剂、搪瓷的釉药、农药杀虫剂、氟化钠的原料
沸点:
熔点:
相对密度:2.68
蒸气压:
挥发性:
溶解度:微溶于水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极限:
油水分配系数:
4 危险性
5 毒理
5.1 急性毒性
致死量:豚鼠-经口 LD:250mg/kg
豚鼠-皮下 LD:500mg/kg
症状:有刺激臭,呈强酸性,对黏膜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豚鼠接触Na2SiF6粉末的浓度为13-55mg/m3时,可见肺的刺激症状 。接触6小时的最低致死浓度为33 mg/m3 。经口摄取,其毒性也极大,其症状与一般氟化物相似 。皮肤接触时可感到灼热感和发红,有时可发生溃疡 。在使用Na2SiF6的人员中,可见皮疹、干裂或皮炎 。误服时(0.2~1.5g)可引起急性胃肠炎样的急性中毒症状 。4g可致死 。
5.2 慢性毒性:
5.3 诱变性:
5.4 致癌性:无
5.5 致畸性:
5.6 体内转归:
5.7 中毒机制:
6 临床
6.1 急性中毒:
6.2 慢性中毒:
7 预防
7.1 接触控制:
7.2 就业禁忌:
7.3 监护性体检:
7.4 个人防护及作业防护
8 标准
8.1 卫生标准:未制定
8.2 职业病诊断国家标准:
9 中毒病例
10 多人中毒事故
11 参考文献
氟硅酸钠在硬铬中的作用助溶剂 。氟硅酸钠是建筑、建材工业用量最大的氟硅酸盐品种,主要用作搪瓷助溶剂,玻璃乳白剂、耐酸胶泥和耐酸混凝土凝固剂和木材防腐剂 。镀硬铬是在各种基体表面镀一层较厚的铬镀层,利用铬的特性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耐温和耐蚀等性能 。
长期使用氟硅酸钠有什么危害【氟硅酸钠是什么 氟硅酸钠的解释】饮用氟硅酸钠水溶液60天之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机体损害 。
40mg/kg组中毒症状明显,表现为精神萎靡,运动失调,肌肉震颤、麻痹;眼睑充血、水肿、溃烂;鼻出血;摄食量、体重进行性下降;尿氟值明显升高;血尿素、血糖、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含量发生了异常改变;大体解剖见胃肠胀气;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心、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
结论:实验研究表明氟硅酸钠从较高剂量(40mg/kg)到较低剂量(2mg/kg),对大鼠的机体均有损害 。高剂量引起急性中毒,为对机体的全面损害,表现多器官衰竭,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最为明显;低剂量引起亚慢性中毒,表现为对脏器、组织的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