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水产加工业正处于成长期
2013年中国水产加工业发展空间仍较大 。就行业周期来讲,水产品加工业处于行业成长期 。可以预见,随着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品种的优化和消费理念的转型,我国水产品消费将会迎来长期增长,水产加工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水产加工行业处于成长期,出口潜力很大 。原料采购有一定区位优势,但销售端客户订单是关键 。行业进入门槛低,行业竞争激烈,加工毛利率仅在10%左右,只能以规模取胜 。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的惠农政策仍会持续,水产品加工率的提升也是必然趋势,水产加工企业追逐高毛利率品种的驱动因素不会减弱,因此,未来水产加工行业的高景气度将得以持续,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是可以期待的 。
三、国内水产加工业发展成就总结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和国内市场的快速成长,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我国充足、廉价劳动力和成本优势迅速发展壮大,逐步完成了由传统手工加工业向现代加工业的历史性转变,一举成为渔业产业中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一大批水产品加工企业活跃在国际水产品加工与贸易的舞台,积极地参与国际水产品市场竞争,使我国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水产品加工与贸易大国 。
多年来,我国渔业及渔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吃鱼难”早已成为历史,渔业生产正持续、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以年均15.5%的速度递增 。渔业工作重心由数量增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水产品加工业取得长足的发展,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加工技术水平不断上升,质量卫生意识大大增强,一批龙头加工企业与名牌相继涌现,品种结构合理,产品多样化,并已成为水产品出口的主导产品 。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渔业产量一直名列世界首位,2000年达到4279.0万吨,人均占有量33.8kg 。2006年,我国水产品总量为5290万吨,同比增长3.7%,已连续多年名列世界首位,2012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5907.68万吨,比上年增长5.43%,水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 。经历2011年南方主产区严重干旱灾情后,各省加强了渔业防灾减灾和水产健康养殖能力建设,渔业生产得到有效恢复 。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14个渔业主产省,水产品产量增幅达到5.21%,为渔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中甲壳类水产品的增长速率较快,海水产品增长速度趋于平稳 。我国目前已形成了冷冻冷藏、腌熏、罐藏、调味休闲食品、鱼糜制品、鱼粉、鱼油、海藻食品、海藻化工、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药物、鱼皮制革及化妆品和工艺品等十多个门类,有的产品生产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推动我国渔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出口占据出口农产品首位,在农产品出口及外贸出口中具有突出的地位 。
水产品加工业作为一种以水产捕捞和养殖的产品为原料,进行保鲜、贮藏或加工成各种形式的食品或其他产品的生产部门,产品主要有鱼、虾、蟹、贝、藻类等经济水产动植物的冷冻、冰鲜、腌制、熏制、干制、罐装和熟食品等水产食品,以及鱼粉、鱼油、鱼肝油、鱼革、水解鱼蛋白、鱼胶、藻胶、碘、甲壳质等饲料、药品和工业原料 。由于渔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很强,所以水产品加工业大多分布在渔区 。对水产品进行加工,特别是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解决水产品易于变质而又集中上市的矛盾,使水产品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大大提高水产品的价值 。
多年来,虽然我国水产品加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水产品加工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加工企业发展迅速,加工产品的种类和产量快速增长,加工技术及装备建设成效明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有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水产品的加工资源严重衰退、基础研究薄弱、加工与综合利用率比较低、加工产品品种少附加值低、装备落后、标准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不高等方面 。
渔业包括哪些
渔业主要指渔业生产、渔业安全、科技渔业和对外渔业交流等 。具体说渔业生产,包括渔业捕捞、海淡水养殖 。渔业安全,渔政管理、渔船(民)救援、船舶检验、灾情预报等 。科技渔业,育种、养成等技术推广、新品中引进等 。对外渔业交流,和国外的渔业合作,到国外捕鱼等 。
渔业,又称水产业,是指利用水域以取得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或其他水生动植物的生产部门 。包括采捕水生动植物资源的水产捕捞业和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水产养殖业两个部分 。
- 白电水和白电油的区别
- 防水材料生产厂家有哪些?
- 古代女人生孩子为啥不断烧开水
- 广西桂花树无水印图片
- 美的燃气热水器e2故障怎么处理
- 威博电热水器是杂牌吗
- 车厘子有消毒水味道能吃吗
- 网购车厘子为什么有股消毒水味道
- 车厘子用热水洗会变苦吗
- 水泥电阻值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