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过滤网怎么清洗( 六 )


但是在南方则相反,南宋立国水乡、海隅,交通发达 。南宋朝廷为了充实财力又以发展海外贸易为国策,瓷业得到发展 。
陶瓷为我国独有的商品,海外有广大市场 。我国瓷器的外销,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通过对外国使者、元首的赏赐和馈赠输出的,二是通过贸易形式由陆路、海路运出的;三是由外商来我国收购、订购、订造等直接经营方式而销往国外的 。
隋唐开始,我国的瓷器就已输出国外 。当时越州窑的青瓷,邢窑和定窑的白瓷,以及长沙窑的瓷器,便已随着交通和贸易的发展,运往亚洲、非洲各个区域 。东达朝鲜、日本,南到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南亚的印度、巴基斯但、斯里兰卡,西至西亚、西北亚的伊朗、伊拉克,远抵非洲的苏丹和埃及,在这个广大的地区里,都有隋唐瓷器的足迹 。
唐代瓷器的输出路线,除了由新疆到波斯,由波斯抵叙利亚,以达地中海各国(如腓尼基、巴勒斯但等)商埠的这条“丝绸之路”外,还通过交州、广州、泉州、扬州四大港口由海路运往国外 。只是隋唐瓷器的输出,主要是作为礼品赏赐来使和馈赠外国王室的 。通过贸易渠道而出口,大概始自晚唐,特别是五代时期 。
宋代出口的瓷器,主要是江西景德镇窑、吉州窑和浙江龙泉窑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德化、同安诸窑的产品;也有广东湖安、广西西村、陕西耀州、河南临汝等地烧造的瓷器 。由于景德镇的青白瓷与龙泉窑等地的青瓷大量输出国外,再加上窑工的南迁又带来了北方形成的新工艺,于是南方的青瓷白瓷的工艺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前进和发展,而形成了后来元朝瓷业中心南移的新局面 。
元代在我国历史上只存在了九十多年 。由于当时蒙古族落后的生产方式,给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度带来了逆转 。但元初就提倡农业,诏修《农桑辑要》,主张推广种棉 。育蚕缫丝也相当发达 。农业原料的大量生产,必然会产生一批独立于原料生产的加工者 。元政(蟹)府对于具有一定技能的工匠是比较重视的,官匠兔除其他一切差科,其地位可以世袭,这在客观上对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元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宋、金、西夏三分对峙的分裂局面,国内市场的统一,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这就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元政(蟹)府特别重视对外贸易,元在未建国前,早就与西域、阿拉伯国家有贸易往来 。统一全国后,即设立泉州等处市舶司 。至元廿一年(1284年)以后,政府欲将海外贸易变为官办 。由政(府备船只,出资金,招人经营,所得官取十分之七,经营者得十分之三 。禁民间私自贸易,但根本无法禁绝 。因此终元一代,官营和民营的海外贸易都十分发达 。外贸商品需要量的增加,必然会促使各类手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说“元朝瓷器运销到全世界”,可见其外销之广 。据元代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一书中记载,我国瓷器外销地,包括印度支那、印尼诸岛、马来亚半岛、巴基斯但、菲律宾群岛和阿拉伯半岛的麦加、波斯沿岸的甘埋里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元代的瓷器生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
明朝建立以后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对工商业采取了降低商业税率等政策 。改变了元代对手工业工人采取的工奴制度 。明洪武时规定“凡工匠二等:曰‘轮班’,三岁一役,役不过三月,皆复其家;曰‘住坐’,月役一旬”(王鸿绪《明史稿》第五十四卷) 。“住坐之匠月上工十日,不赴班者输罚班银月六钱,故谓之输班”(《明史》第七十八卷) 。这种“轮班”和“住坐”的封建性超经济的剥削制度,对于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但和元代的工奴制相比,则轮班匠三四年中除了为官工业服役三个月外,可自由经营手工业,而住坐匠户若能每月交纳六钱罚班银后,也能从事自己的业务,这对于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无疑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明朝初年,社会相对安定,洪武、永乐年间,除了原有的城市继续有所发展外,南北各地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商业中心 。明成祖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以后,疏浚会通河,修整自济宁至临清的一段运河,畅通潜运,使运河沿线的一些城市也繁荣起来 。城市的繁荣,增加了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 。
到16世纪,明代的社会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的重要手工业,如纺织、冶铁、采煤、印刷和瓷器制造业,都有一部分进入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时期 。明代的瓷器生产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