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花卉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五 )


旅游 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景区对于鲜花的需求变的高频和丰富,从而让鲜花产业越发的完善 。截至2021年底,全国鲜花种植面积达150余万公顷,全国花卉市场摊位数量达到20662个,花卉 。
与荷兰花卉生产强国相比,国内花卉发展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国内的不足:
1.生产发展盲目,布局和品种不合理 。由于缺乏对花卉产业特性的深刻认识,在“花卉是高效产业”思想的影响下,导致了生产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造成布局不合理,鲜切花和低档盆花多,中高档盆花少,大宗产品多,特色名牌少 。
2.生产规模小,成本高,专业化程度低,经营分散 。我国花卉产业整体生产水平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许多花卉企业还是“家庭作坊式”生产,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格局 。
3.生产与科研脱节 。
4.花卉种苗大量依赖进口,缺乏自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我国花卉工作起步晚,育种工作滞后,科研单位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花卉资源,使得国内现有花卉品种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 。
近年来国有大型花卉企业纷纷引进国外新品种,以求获得高效益 。虽然新品种引进推动了我国花卉业的发展,促进了一些花卉龙头企业的兴起,但是种苗成本高,阻碍了生产效益的提高 。同时由于我国科研与生产脱节,科研单位没有充分利用引进的花卉资源加以品种改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企业的生产可持续性后劲不足 。
【新品种花卉助力产业创新发展】#对我国花卉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针对国内外花卉业发展现状、科研情况及我国花卉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培育优新品种,创立花卉品种品牌 。品种选育工作是花卉产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 。谁拥有新品种,谁就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
我国花卉资源极为丰富,遗传多样性突出,许多名花如牡丹、梅花、月季、茶花等起源于我国,花卉科技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种质资源,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与生物育种方法相结合培育新品种 。
2.推广先进技术 。我国花卉科研工作已取得了多项成果,现阶段应通过各种推广体系,加速育苗、引种、栽培、产后处理、病虫害防治等科技成果的推广,提高生产者和管理者的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 。
3.建立“生产"科研”一体化模式 。国外农业企业均下设科技部门,企业将一部分资金作为科研经费,形成了“企业养科研,科研促企业”的良性循环局面 。实践也证明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 。我国花卉生产与科研脱节,科技成果推广不畅,生产中科技含量相对较低 。
“生产"科研”一体化模式的建立既能缓解科研单位经费不足、立项不准、有了成果推广不出去的问题,又解决生产单位有难题而求助无门的问题 。
花卉品种资源研究的方法和意义发展我国花卉种业的意义不容置疑,新品种是花卉产业的灵魂,不断开发和应用新品种是花卉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国花卉产业所面临的焦点问题正是缺乏花卉新品种与相关的知识产权 。
20多年来的事实也证明,引种是启动我国花卉产业的有效方法,但难以引来花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尽管我国极力引种,但目前国内花卉市场上仅有40多种植物的切花,而荷兰花卉市场上所涉及的切花植物就有300多种,并且上市品种总是比国内的新颖或优越;在杂种一代草花种子、草坪草种子、花卉种球种苗等方面,既没有引来知识产权,也没有买来关键技术,花卉种子国产化问题仍没能得到解决;国外育种机构对关键性花卉均有超前性的新品种与技术储备,这些品种与技术根本就不可能引到,甚至不可能了解到;另外不合理的花卉引种还会带来病虫害的蔓延 。例如,我国进口种球普遍带毒,从荷兰引进的唐菖蒲种球种植后发病率高达70%以上 。根据我国的国情,解决花卉新品种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必须依靠育种,引种只能作为一种补充 。单靠引种只能是永远落后与挨打,生产者永远不能摆脱高额品种专利费用的负担 。
只有努力发展民族花卉种业,才能发挥我国的植物、气候、劳动力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减轻生产成本,使国产花卉具有新奇特优的特征和市场竞争力,才能保证民族花卉产业立足世界之林、领导产业潮流、持续稳定发展 。
浙江长兴多措并举推进花木产业转型,这一系列举措有何意义?首先是对于良种林木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有很大意义 。利用森林种质资源调查成果,有效满足全省大面积土地绿化需求,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就业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