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过着西方的情人节时,觉得自己国家也应该有个情人节,于是生搬硬套挖出一些可以向情人节靠拢的日子来 。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一个是元宵节(即正月十五);二是农历三月初三,相比之下,这个更为准确;三是近年来兴起的七夕节(即乞巧节,七月初七) 。
首先,判断一个节日的性质,关键要看它的习俗内容,传统上七夕根本没有青年男女相聚欢会、谈情说爱的习俗,它是古代女子乞巧(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有一双巧手,称为“乞巧” 。)的日子,更多地是与节气紧密相关,与爱情并无直接关系 。尽管七夕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有关,但不能因为这个爱情故事就想当然地把七夕当成是情人节 。况且由原本两颗永远不能相会的牛郎、织女星意会成的故事演绎为中国的情人节,总会给人一种凄苦的审美感觉,缺少情人节的甜蜜气氛 。难怪早在秦代的占卜文献《日书》上就曾明确把牵牛、织女视为对婚姻不利了 。
相比七夕,三月初三更适合中国情人节,周礼有定,未出嫁的女子是要呆在闺阁之中的(也就是闺中女子),所以一年就只有几天出门时间,(虽然这是礼节,不是硬性规定,但是谁会去追求不守礼教的人 。)元宵看灯,三月初三外出踏青 。所以三月初三就成了单身男女们相遇相识的日子 。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百姓,都停下劳作,穿上新衣,沐浴祭祖,然后踏青赏春,结伴游乐,单身男女们都到河边相遇相识,(和现在的相亲大会一样,只是没有主持人而已) 。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 。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 。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
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但是元宵节,除爱情外,更热充于家人的团聚、娱乐、祈福,是中国的“团圆节” 。
520网络情人节的由来?520网络情人节源于歌手范晓萱的《数字恋爱》中“520”被喻成“我爱你”,以及音乐人吴玉龙的网络歌曲中“我爱你”与“网络情人”的紧密联系 。
后来,“521”也逐渐被情侣们赋予了“我愿意、我爱你”的意思 。“网络情人节”又被称为“结婚吉日”、“表白日”、“撒娇日”、“求爱节” 。
在这个时髦化、年轻化、精神化和含蓄化的节日里,“520(521)1314我爱你(我愿意)一生一世”是其经典数字语录,吴玉龙的《网络情人》为节日主打歌 。
这两天,人们通过(手机移动、PC传统)互联网络(以微信、QQ、微博、论坛等为平台)或手机短信大胆说(秀)爱,甚至送礼(红包)传情、相亲寻爱 。
520网络情人节的衍生节日-撒娇日
5月20日,因为谐音为“我爱你”,有无数的青年男女向彼此剖白内心、大胆表白,很多年轻人也选择在这一天结婚 。
而一些恋爱中的女网友提出一种新玩法,把“520”冠名为“撒娇日”,“她们”可以向“他们”讨要礼物 。并借此进行各种撒娇,@男友求他们买单,男网友叫苦不迭的同时在微博中晒出各种女友撒娇的证据 。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网络情人节
- 520是节日吗
- 520在古代的意思
- OK-Bang是谁啊?如题 谢谢了
- 谁有乐拍乐高里面NOVA的详细资料?跪求。
- 《蜗居》宋思明原型是谁?
- 太平天国中的东西南北王各是谁?
- lol dopa是谁
- 小女花不弃是谁的女儿
- 《一起来看流星雨》楚雨荨是谁扮演的?
- 蜗居中海藻扮演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