鞣尸的表现( 二 )


这类古尸更为少见 。1950年~1953年在丹麦的一些泥炭沼泽中发现几具2O00多年前的古尸,其中一例为典型鞣尸 。在我国历代古尸中,仅发现一例,即上海浦东东昌路明代古尸,经鉴定为鞣尸 。3,湿尸--------------------------------------------------------------------------------在我国历代古尸中较多见的是由于棺椁密封,又埋于深土中,并皆浸泡在棺液中,尸体体表湿润,皮肤有小颗粒、散在的、少量的结节(即“皮疹”),而内脏表面有着少量的脂肪酸盐颗粒 。
因此很难说是属于尸蜡一类 。当然,与鞣尸、干尸等的差别就更大了 。对于这些不典型的尸蜡,有的伴有部分脱钙或无明显脱钙的,有的学者曾提出过这些古尸属于特殊类型 。
参考国内关于古尸研究的报道,发现目前这些“不典型尸蜡”或尸蜡与鞣尸的混合型等不能明确分类的古尸,为数不少 。故可以考虑有个比较统一的分类法,是否可以把这一类古尸,即出土时浸泡在棺液中,其外形完整,内脏俱全,肌体丰满,尚有弹性,四肢关节尚能活动;解剖时,肌肉组织层次分明,血管神经完好无损;镜检下组织结构保存也较良好,在某些组织中还能找到细胞结构;这类古尸的皮肤表面也可能有少量脂肪酸盐结节,骨质也或多或少有脱钙现象,称之为“湿尸” 。4,尸蜡--------------------------------------------------------------------------------尸蜡多见于浸在水中或埋在水分充足、潮湿多钙和镁等物质地区或泥土里的尸体,在尸体表面或体内脂肪组织中形成灰白色或黄白色坚实的脂蜡样物质,有油腻感,可以压陷,但脆而易碎 。
尸蜡较干尸少见,其蜡化的变化一般仅见于皮肤及皮下脂肪,因为尸体在蜡化过程中,腐败大都仍在进行,局部形成尸蜡后,尸体其他组织,尤其是内脏,则大多已毁坏 。国外关于尸蜡的报道较多 。但国内尚未发现典型的尸蜡,不过,很多古尸都有尸蜡样的改变 。专家认为,这是因为环境虽然干燥,但由于尸体一部分已干化,其水分就足以供尸体的另一部分形成尸蜡 。
古尸千年不腐是怎么回事?

鞣尸的表现

文章插图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不断发现各个历史时期的不腐古尸 。新疆发现的楼兰少女金发碧眼,栩栩如生;广西发现的软尸开棺即有异香扑鼻;湖南、湖北的汉代古尸,肌体柔韧,扶之可坐;内蒙发现的契丹族贵妇睡态自然,美丽端庄 。
古尸不腐之谜,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中外学者的关注,其中奥秘继续牵动着不少专家的心弦 。
古尸为什么不会腐烂呢?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采用了一些什么样的科学手段吗?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世界各地发现古尸的情况吧 。根据前苏联80年代在阿尔泰山区巴泽雷克古冢发掘的收获得知 。公元前四、五世纪的阿尔泰蒙古人,也有把死去的重要人物尸体制成木乃伊的风俗,早期的游牧人从首领的尸体里取出内脏后,用粗马鬃绳缝住皮肤上的刀口,甚至在头顶上打开大口,从头壳里取出脑髓 。在去掉内脏、脑髓等最易腐败的部分后,葬入巨大的石冢中 。
墓冢是用石块干砌而成的,因而导热性很低,亦即不大吸收外界的热量,也不大透热;但是冬天的冷空气却易于侵入内部,使冢下深达7米的泥土都冻结起来,每个石冢下均形成了一小块永久性冻土层,木制的棺椁就埋在这样的冻土层下 。偶有水涌入墓穴便冻结成冰,尸体随葬品都被常年不化的冰封冻起来 。这样出土的木乃伊,甚至还保留着光泽的皮肤,近于平常人的肤色 。
有的人身上还留着清楚的文身的花纹,刺绘着鹰、虎、羊以及神兽等等精美的图案 。马王堆千年古尸在哥本哈根的丹麦国家博物馆,1979年展出了一些铁器时代初期的保存完好的尸体,同时展览了这些人穿的全套服装 。这些古尸是50年代从日德兰半岛中部的托隆得山谷地区一片泥炭沼泽地中发掘出来的 。
据记载,第一具古尸出土于1640年,但是当20纪50年代于沼泽地又发现另一具古代托隆得人的完好尸体时,丹麦当地警察还以为他们遇到了一宗发生不久的凶杀案 。这是因为尸体看起就像是刚死不长时间的样子,两颊边留着短短的胡须,头上戴着一顶帽子,此外全身一丝不挂,好像被绞死后刚刚埋入泥炭沼泽地中的样子 。科学分析表明,这片泥炭沼泽地的水含酸量和含铁量很高,可能是古尸未能腐败而成为一种“鞣尸”的自然条件 。
鞣尸就是肌肤柔韧,关节可以活动的“软尸”,而不像我国新疆历次出土的“干尸” 。泥炭土能把这种鞣尸很好地密封起来 。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珍藏着一具制作精美的木乃伊,这是用一种原始的类似玻璃纤维的东西制作的,由饱浸胶粘剂的细麻布缠在一个中空的木模上而形成,木模内即为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埃及妇女的遗体 。该博物馆为了检查这具外壳美丽的木乃伊有无腐化现象,同时看看壳体内还有什么随葬物品,在多伦多儿童医院用一种最新式的全身层析X射线进行了透视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