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是什么意思?( 二 )


磨即研磨,磨课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梳理教材,设计方案,共同探讨,反复推敲,最终生成好课的过程 。
有效磨课还必须遵守以下八个基本要求:一、磨课活动要以五至十人异质同组为宜 。这样,易于发现不同问题,提出不同观点 。因为,教师只有在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中才能对各种观点作进一步的比较与鉴别,才能获得对问题更为本质、全面的认识,才能实现共同提高 。二、遵循磨课程序,实实在在地按序推进 。
平时磨课活动中,参与磨课的教师有的不进行备课分析,而是直接编制教案,对编制教案的基础是什么?课标、教材还是学生?教师们的回答是经验 。缺乏课标和学情基础的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相情愿,这种固守经验、本末倒置的做法违背了磨课的本意——教师在生成好课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实现专业成长 。三、反复但不重复 。
反复是不断地推敲,是质量的螺旋上升,而非简单机械地重复 。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磨课正是这种创造性呈现的过程 。磨课可以使我们在推敲中产生新方法、新理念,促使教学更加完美,这才是反复的价值 。
四、经常化和制度化 。要坚持每课必磨,周有小结,月有精品课 。习以为常,我们的教学工作才更具艺术气息,我们的专业水平才能迅速提高 。
五、磨课的主题必须是当前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各领域中内容最多,在教材中占得篇幅最长 。但目前针对计算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很多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一般照本宣科,很少深入思考;公开课教学中,大多数计算教学课和其他类型的课相比很难出彩,于是限于评比的功利性,很少有老师选择计算课,越是我们平时教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我们也越有责任引导广大一线教师展开对计算教学的深入研究 。六、将学生前测情况的分析作为确定教学流程的重要依据 。
在课例打磨过程中,建议做学生前测,了解学生的基础 。通过考查,我们发现,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及时弥补缺漏;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调整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知识类型,调整学习任务;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调整学习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设立使能目标 。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汲取他人之长不一定全盘照搬,取其一点,变为自我,和自己的教学设计融为一体,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八、观课不用太专业,抓住一点分析透彻就行;扩大一点说,教学研究要向专题化、深入化转变 。我们以前的听课大多都是每个人全盘听,听完之后泛泛而谈,很多时候评课一般都是:教学设计合理、教师语言精炼、基本功扎实等等,等第一个人评完课之后后面的人就不用再评了,因为再评都差不多重复了 。教学研究也是大多都泛泛的研究,而不是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如果我们对每位老师都进行这方面的深入研究,那么对于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
磨课的目的:1、用技术化解了难题 。跟专家网上在线研讨,同伴网上讨论,借助网上磨课流程,团队每一位成员都能在磨课的全程参与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分享他人的经验 。解决了与专家和校外同行距离远,不方便交流的问题 。
2、创新了教学研究的模式 。原来只是一个组,利用统一的教研时间,就单一的问题讨论,研究面较窄,不深刻,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到工作室里发表看法,有一线教师的经验,有专家理论的提升,这种教研模式是非常先进和有效的 。3、解决了教师经验丰富,但理论不知道如何提升的问题 。
每一次的研磨,在经验与理论提升的关键点上,经过专家的点拨,老师们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大家都认为理论并不高深,都是从平时的研究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4、打造了一支团队 。团队成员经历这个过程虽然很辛苦,但大家都有一种累并收获着的感觉 。
每一次反复研磨都有不同的收获,都有成长的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真正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展、专业成长的过程,磨课才能赋予课堂第二次生命 。教师要备出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其实是一个反复打磨、反思,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超越的过程 。
【磨课是什么意思?】通过磨课,老师们专业水平有了飞跃,对教学研究有了浓厚的兴趣,摆正了师与生的关系,课堂有滋有味,不再有职业倦怠,自己幸福了,学生也幸福了 。5、课例打磨不仅给一线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研方式,同时提供给老师们某一领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