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单介绍( 三 )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 。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
北平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 。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 。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 。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 。蒸熟之,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种 。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 。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 。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 。上面加一块猪板油 。蒸熟,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 。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 。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 。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 。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 。配料也分甜咸两种 。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 。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 。兼具粘、软、滑的特色 。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 。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乾等 。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 。豆粽则盛行於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 。蒸熟,豆香扑鼻,也有人沾上白糖来吃 。
漫话端午粽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 。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
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
粽子话沿革
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
南北朝:出现杂粽 。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 。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
大江南北品名粽
广东粽子: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
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 。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 。
宁波粽子: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 。其代表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 。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
嘉兴粽子: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 。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