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沙尘暴灾害有什么对策?( 二 )


第三、控制燕山山脉、太行山山脉的玉米、小米、高粱种植,坡度在25度以上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经济林、经济草木) 。合理规划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分布,提高种植业多裸地的有效覆盖 。尽可能的减短裸露地域的赤地时间,特别是3到5月份的沙尘暴高发时间 。加大人工投入,提高人工育林的水品 。森林植被有多种功能 。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都有良好的防风作用 。所谓防风作用不是杜绝大风的发生,而是降低风速 。在20世纪70—80年代,北京提出了查风道、堵风口的口号,很不科学,因为风道、风口是堵不住的,我们只能设法降低风速 。当大风通过森林的时候,由于受阻而降低风速,大风所挟带的沙子会在林前、林中降落,从而减缓风沙活动 。在森林的上空,风速也会降低,当风速降到起沙风速以下,风沙活动自然会削弱或停止 。
第四,植树种草,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华北地区,华北平原草场面积较小,每年3月至5月各种草种已相继长成,对该地区有着很强的庇护作用,绿化保护很久以前就已经初见成 。强大的华北沙尘暴来讲尘源不足 。干枯河流、弃耕地(有野草庇护)、乡间土路有一些尘源,但其总量比例甚微,不足以成为沙尘暴的沙源 。上述这些沙土、尘土、灰尘,在大风作用下汇为一体,随风飘扬、移动,造成北京空气污染,为沙尘暴推波助澜 。风沙活动和沙尘暴,是大风作用于沙质地表的结果 。因此,防治风沙活动和沙尘暴的基本原则,就是固定流沙、降低风速 。流沙被吹离地表的风速,称作起沙风速 。起沙风速与沙粒的大小、干湿程度有关 。就北京来说,当风速达到4—5米/秒的时候,即会出现风沙活动 。如果地表有森林植被,植物的根系可以将流沙固定,减少风沙活动 。主要有三种:一是植树种草,称作生物治沙 。二是设置沙障,称作工程治沙 。三是喷洒凝固剂,称作化学治沙 。其中生物治沙是效果最好的治沙方法,全世界广泛应用 。工程治沙是一种辅助性办法,化学治沙在我国很少采用 。将治理沙尘暴的中心放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上 。
预防措施:
1.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 。
2.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 。
【治理沙尘暴灾害有什么对策?】 3.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
4.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环境 。
5.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 。
四道防线阻击沙尘暴:
第一,在北京北部的京津周边地区建立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屏障;
第二,在内蒙古浑善达克中西部地区建起以退耕还林为中心的生态恢复保护带;
第三,在河套和黄沙地区建起以黄灌带和毛乌素沙地为中心的鄂尔多斯生态屏障;
第四,尽快与蒙古国建立长期合作防治沙尘暴的计划框架,设置到蒙古国的保护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