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无声》观后感摘抄( 七 )


《誓言无声》观后感(六):《誓言无声》:人性的诗意 人情的暖意
在喜欢上一部电视剧之前通常对其表示不屑,这是我的众多恶习之一 。2002年夏返校前一天晚上,《誓言无声》开演 。片头的怀旧独白我不怎么喜欢,总认为刻意做成老胶片的效果有些做作,没想到后来片头成为我最欣赏的部分 。一年后,非典在家都快呆出病来了 。又是失眠,打开电视,《誓言无声》第十五集已经开演,画面素雅,镜头缓缓落下,高明面带微笑诉说着伤心往事,往常雷同的高官面孔不见了,一个可爱的老爷子形象取而代之 。我打开一瓶酒,自斟自饮,醉人的酒酿和无声的誓言一同流进了我的心田 。回想当初,我放弃它是多么愚蠢 。原以为喜欢华丽唯美片子的我被一部平淡朴实的片子,俘获了 。
《誓言无声》最宜于午夜独自一人悄悄地看,细细地品 。玩味每一个细节,欣赏每一个镜头 。它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虽然是表现60年代的北京,没有奇丽的风光,没有华丽的服饰,可主创人员丝毫没有放松对画面质量的要求,从用光到构图无一不精,把《誓言无声》与某些电视剧比较就会发现,那些粗制滥造的影像简直难以容忍 。导演还用各种方法转场,比如:电话、盘子、笔记本等 。诸如此类的细节足见其匠心独运 。但它最可贵之处在于其中蕴涵的诗意 。在商业片充斥荧屏的时代,在电视剧只知讲故事的时代,这一点更加难能可贵 。该剧讲的是一个冬天的故事,没有纷纷扬扬的雪花,没有随风而落的枫叶,只有光秃秃的枝桠直刺银灰色的天空,可我分明感到一种诗意不可阻挡地向我袭来 。我想这是人性的诗意,只有这种诗意才能穿越浮华直指人心,只有这种诗意才能超越时空永葆温暖 。
诗意首先由剧本构筑 。也许故事有些极端,许子风完全可以用委婉的方法让他的女儿远离危险,生活中有蓝美琴这种遭遇的特工可能也不多见,但正是极端的故事把本剧的艺术感染力推向极至,正是极端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老人“背负使命、远离亲情”的伤痛,也正是极端的故事让我们为一段含蓄而崇高的感情扼腕叹息 。《誓言无声》看得人心里堵得慌,心里堵还难以割舍,这就是《誓言无声》的魅力 。
诗意还来自情感戏尺度恰到好处的掌握 。《誓言无声》近乎悲剧,可导演、演员在表演上是如此有节制,以至于再悲情的人物都没有痛哭一声,他们眼含泪花而强作欢颜 。在我们的主人公骆战得知爱人已远走他乡、伤心不已时,他人却张灯结彩、欢天喜地地迎接新春,护士那一句“过年好”直让人肝肠寸断;骆战回忆往事时那一句轻描淡写的“当时我以为我们会一辈子在一起的……”更叫人柔肠百摧 。越是如此就越让人心痛,这便是本剧的高明之处 。
诗意甚至充盈于透过灰蒙蒙玻璃的光柱、宁静的箭杆胡同、巷子深处传来的叫卖声、收音机里的革命歌曲、无人接听而独自哀鸣的电话,还有像故事讲述的情感一样,甜蜜而怅惋、崇高而忧伤的音乐……
除却诗意还有暖意,这是人情的暖意 。暖意是老许担心女儿时的满面愁容,是蓝美琴对骆战的欲说还休,是许子风送给朱学峰的洋娃娃,是骆战买来的火烧 。也许是缺乏归属感,三位主人公在箭杆胡同一起喝酒聊天,分析案情,一起开玩笑的场景成为我心中永久的温存;也许是外公离去的太久,蓝美琴挽着许子风吃糖葫芦的情形成为我心中温暖的经典 。剧中的情感并不热烈,它是那样深沉,如山的父爱不得不用争吵来表达,内心的激情巧借装扮恋人之机假戏真作;剧中的情感并不张扬,它是那样含蓄,我们几乎听不到一句表白、一句誓言,情到深处只有一句“我等你回家” 。
有人说《誓言无声》情节拖沓、不够惊险刺激,反派塑造得弱了一些,可设想一下假如《誓言无声》加快一些,枪战场面多一些,那就不是《誓言无声》了,其中的韵味也会荡然无存 。只不过它的情感戏写得太精彩了,比如骆战帮许婉云挂灯笼一挂就是一辈子,斗争戏相形之下就黯淡了许多 。至于反派,是弱了些,可正反面人物同样出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誓言无声》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悄悄欣赏表演的剧目 。我相信看过《誓言无声》的人都会爱上高明 。这个苍老版的高明比他扮演的任何一个高官都要可爱 。原作中许子风是铮铮硬汉,可爱是高明对剧本的超越,他从细节上丰富了这个人物 。可爱在于他的鲜活:老爷子见人爱搭不理;一点小钱也要斤斤计较,从骆战手中夺过来;老爷子说起前妻竟一脸的不好意思;一把年纪了,向领导请战时还俏皮地眨眼睛 。喜欢他戴上老花镜分析案情时的胸有成竹,喜欢他看见敌人跳进圈套时的自得洋洋,最喜欢他走出雪地时的洒脱和慵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