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导致关羽失败的是诸葛亮和刘备一方的过失,还是孙权和曹操的原因( 二 )


当时荆州的环境过于复杂 , 加上关羽也有自己的人性弱点 , 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 。孙权在五次三番向刘备索要荆州未果的情况下 , 就自行派官员到这里来任职 。既是对刘备的轻视 , 也是一种恶意挑衅 , 等于是给关羽上眼药 , 关羽当然不会同意 , 将东吴这些人“尽逐之” , 孙权借机发兵强夺三郡 。以及关羽与鲁肃的矛盾 , 拒绝与孙权和亲等等 , 这些事都是因为孙刘双方之间 , 围绕荆州占有权的问题 , 不能完全把责任都给关羽加上 , 换谁都不见得能比关羽处理的更好 。我个人认为 , 关羽在荆州八年间的所作所为 , 是完全符合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国策的 。
关羽守着荆州好好的 , 为什么会想起来攻打樊城的想法呢?这同样要看当时的情况 。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 , 刘备夺取川北重镇汉中 , 距离诸葛亮“隆中对”中制定的“跨有荆、益”战略宏图 , 只有一步之遥 。这一步就是荆州与汉中之间的上庸诸县和襄阳等地 。刘备攻取汉中后 , 原订继续向东进攻 , 这让关羽看到了打通这最后阻隔的机会 , 夺取襄阳、樊城便可实现荆州和益州的连接 。关羽也感觉机不可失 , 失不再来 , 七月初 , 精心组织攻打樊城 , 算是对刘备的响应和配合 。
战争初期 , 关羽充分展示自己的大将风范 , 和军队强悍的组织战斗力 。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法 , 利用秋季涨水的有利时机 , 水淹于禁七军 , 斩庞德 , 使曹仁岌岌可危 , 沉重打击了曹军的士气 , 严重威胁曹魏的后方稳定 , 基本实现了“隆中对”的战略态势 。
发起进攻樊城前 , 关羽对东吴是有戒心的 , 也做了周密的部署 。但他没想到和曹仁打成了消耗战;没想到东吴政权偷袭荆州的决心和行动如此迅速;更没想到刘备会在诸葛亮的鼓动下 , 此时要做“汉中王” , 回成都享受荣华富贵;没想到蜀汉内部如此不团结、刘封会对自己见死不救……关羽实在无能为力了 , 战局急转直下 , 十一月 , 关羽被迫率部南撤 , 困守麦城;十二月 , 吴将潘璋等擒获关羽父子等 , 将其斩杀于临沮章乡 , 蜀汉也对荆州失去了控制权 , “隆中对”战略成为泡影 。
我把当时的情景简单地给大家一起捋一捋 , 就是想还原一下历史 。关羽败走麦城的是非功过 , 大家尽可自己分析判断 。
《三国演义》中关羽失败无论单独归罪哪一方我觉得都有失公允 , 其根本原因我觉得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种:
一 , 先说外因:荆州地理位置四通八达 , 兵家必争之地 , 进可攻退可守 , 赤壁大战之后本应东吴接管 , 谁知刘备鸠占鹊巢 , 致使东吴如鲠在喉 , 消耗那么多人力物力打败曹贼 , 刘备却成了最大赢家 , 试问东吴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 东吴神一般存在的周瑜之死也归罪于诸葛亮 , 给东吴上下提供了攻打荆州的充足动机 。再说曹操 , 他何许人也 , 本来就想趁刘备攻打川蜀和汉中 , 袭击荆州 , 又怎能容关羽占领他的城池 , 所以就勾结东吴一起拿下关羽 , 让东吴占领荆州 , 杀关羽的功劳也让给东吴 , 把刘备的复仇怒火全部引到东吴 , 可谓棋高一着 。
二 , 再说内因 , 关羽为人仗义 , 勇冠三军 , 义薄云天 , 可谓天下第一将才 , 可是好大喜功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 特别是东吴 , 说吕蒙是吴下阿蒙 , 孙权去提亲 , 关羽又说“虎女岂可嫁犬子” , 孙权也是一代枭雄啊!听到这样的回答岂能不怒 , 恰恰又是在他攻打曹贼的时候 , 这时的东吴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刘备责任也不小!就算来不及派兵支援关羽 , 他和诸葛亮也知道刘封和关羽不和!恰恰刘封离关羽最近 , 见死不救 , 所以说关羽的死刘备和诸葛亮也有责任 。
这么多巧合和原因拼凑起来致使一代战神陨落哀哉!痛哉! 惜哉!可惜生命只有一次 , 历史不可重来 , 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每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