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会读后感( 二 )


这篇短文叙述了鲁迅父母还不顾及孩子心中的厌烦 。和愚昧的封建社会相比,我们生活在一个重视儿童教育与思想的和谐民主的时代,我们都应该加倍珍惜 。
《五猖会》读后感4《五猖会》是收录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文章讲的是作者童年时代去看五猖会,父亲硬是要自己在看赛会前背完《鉴略》的回忆,表达出作者对于封建制度对于儿童身心的压制和摧残的批判 。
全文以五猖会为主题线索,描写看赛会的前后 。看赛会本来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也是作者孩提时候非常期盼的 。通过前半段对于赛会的描写,也能看出作者的喜爱,更是通过《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这样的引用,勾起读者对于赛会的好奇 。作者接着又描写亲身经历的的一次较盛的赛会,觉得能够参加赛会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更是幻想着自己生一场病,去扮那个“犯人” 。然而去五猖会之前,父亲却让他背诵《鉴略》 。这在作者眼里,背诵这本书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 。而文章的最后,通过赛会前岁赛会期待的心情与背完书后的心情形成的鲜明的对比,告诉读者孩子的快乐是封建制度抹杀的结果 。爱玩、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但是受到封建制度下的专制父亲的无情压制 。儿童的天性的泯灭是封建教育导致的结果,他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 。
《五猖会》无情揭示封建社会的迂腐,摧残儿童天性残忍 。童年生活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光,让孩子快乐,释放他们的天性,才是大人应该做的,而不是一味限制 。
《五猖会》读后感5《五猖会》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写“我”童年时正要高高兴兴去看五猖会,父亲却在此时让“我”背书,还说背不会就不能去看五猖会 。当“我”终于背会了书时,对五猖会早已感到毫无兴味了,到后来一想到五猖会,就会想到父亲让“我”背书的事 。
鲁迅先生写道:“我至今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要我背书 。”读到这里,我想,也许他的父亲是想让他能把这些文字记牢,或者是让他知道付出努力后达到目标才会真正快乐 。父亲肯定是为了鲁迅好,但孩子心里却只装着快乐,哪里能体会得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我又想到现在,想到我的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儿女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而费尽心思 。为了让我不至于贪玩荒废学业,把我送到了最好的学校,给我买学习资料从不嫌花钱多 。
记得上小学六年级时,有一次我从学校回到家,一看表,唉呀!我最喜欢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已经开始了 。我正准备打开电视,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爸爸迈着不快不慢的步子走了过来,面无表情地把电视关掉,转过身来问我:“作业写完了没有?我给你布置的习题做了没有?再有几天都该升学考试了,你还放不下电视 。学习去!”这些话犹如大冬天浇在头上的冰水 。我气呼呼地想:就算学习再怎么重要,也不能不让我放松一下呀,更何况这还是大结局呢 。我心中既无奈又愤恨,迈着沉重的步子去写作业了 。等作业写完时,喜洋洋和灰太狼早和我说再见了 。但我也为自己没有因为看电视而耽误学习而感到庆幸和自豪 。
有时回头想想,父母何尝不想让我们快乐?但他们知道,现在过多的快乐将会为将来的痛苦埋下种子,所以才会在我们玩得正高兴时,或者正准备高高兴兴地玩时,当头一棒,一声喝令,把我们所有的快乐统统赶走 。我想,鲁迅的父亲也是这样吧 。
《五猖会》读后感6《五猖会》是鲁迅儿时回忆去东关看五猖会的一件罕逢的盛事 。
因为东关离县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前夜预定好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陆续搬下去了 。儿时的鲁迅笑着跳着,催他们搬得快些 。忽然,工人脸色变得很谨肃了,小鲁迅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他身后 。父亲叫他把书拿来,他忐忑着,拿着书来到父亲面前 。父亲教他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 。”背出来就让他去看会,否则不准去 。
啊,真是太过分了 。
太阳升得很高了,鲁迅才有把握走进了父亲的书房,梦似的就背完了 。父亲这才答应让他去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 。工人们把他抱起来,仿佛在祝贺他的成功一般,但鲁迅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这一切对他都失去了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