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兆有哪些( 四 )


射线云:浮云在天空会呈极长的射线形,射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 。
地震云:地震云是非气象学中云体分类的一种预示地震的云体,在地震发生前云体的颜色为:白色、灰色、橙色或者橘红色 。地震云的特点: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的分界线,多出现波状 。地震云的形成没有统一的理论,只有一些假说 。
地震云的形成有三种说法:
热量学说: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引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溢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所在地 。
电磁学说: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的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 。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从而形成了地震云 。
氡气成因说:正常存在于地层中的由多种带电荷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氡气,受板块运动的挤压下,其正常释放到大气中的数量会在板块应力累积和地应力突变时,发生跳跃式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在大气层中与游离水分子产生宏观的云室效应,就是我们看到的地震云,地震云实际上是地氡的释放轨迹 。地氡是地震常规检测的指标元素 。由多种带电的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的氡气具备云室效应和地震前氡气的突变都是实测证明了的,地震云是由有板块运动导致的氡气过量集中释放,在大气中和游离的水分子形成宏观的云彩(云室效应),所以地震云的氡气成因论是具备理论和实践基础的 。
地声异常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 。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 。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 。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 。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 。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 。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9-10]
地光异常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 。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 。中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 。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异常报告,都在震前几秒钟至1分钟左右我们所掌握的地光 。如海城地震,澜沧、耿马地震等都搜集到了类似的报告 。
地气异常
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 。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
地动异常
地动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科学上将他称为前震(foreshock) 。前震的定义是:所有先于最大震级的震动都称作前震 。有些前震人可以感觉得到 。最为显著的地动异常出现于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之前,科学家们也通过前震对海城地震做出了准确预报 。从1974年12月下旬到1975年1月末,在丹东、宽甸、凤城、沈阳、岫[xiù]岩等地出现过17次地动 。
地鼓异常
地鼓异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现鼓包 。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7.9级地震前约半年,甘孜县拖坝区一草坪上出现一地鼓,形状如倒扣的铁锅,高20厘米左右,四周断续出现裂缝,鼓起几天后消失,反复多次,直到发生地震 。与地鼓类似的异常还有地裂缝、地陷等 。
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 。最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在北方地区日光灯在震前自明也较为常见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几天,唐山及其邻区很多收音机失灵,声音忽大忽小,时有时无,调频不准,有时连续出现噪音 。同样是唐山地震前,市内有人见到关闭的荧光灯夜间先发红后亮起来,北京有人睡前关闭了日光灯,但灯仍亮着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