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文明礼仪的经典故事( 五 )


在回家的路上小儿子一路沉默,快到家时实在忍不住了,便问:“爸爸,你是专家,教授学者,在我心中一直是最尊近的人,为什么让一个小贩如此吆喝?”,教授笑着说:”待人有礼谦逊是我的水平,粗俗无理是小贩的水平,我不能因为他而破坏自己的水平 。“
扩展资料
见面礼仪
1、握手礼
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 。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 。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序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 。
2、鞠躬礼
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 。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行礼,或是边鞠躬边说好听的话 。鞠躬前视对方,以表尊重的诚意 。
3、致意
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从各种场合打招呼 。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明礼仪
中华文明礼仪故事1、【千里送鹅毛】
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 。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天鹅放入水中 。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 。
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 。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 。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
2、【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说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
3、【程门立雪】
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 。后来程颢去世,杨时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他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
一日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 。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 。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
4、【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
5、【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 。
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 。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 。可是商相如却说:“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 。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 。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