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道德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呢( 二 )


由于易学是最早建立的象数逻辑(义由)理论著作 , 后世的其它学术都基本上受到易学原理理论或者规律(易道或易理)指导 , 或者受到易学的启发 , 所以易学就成为泰华众学之源 , “易经”(而不仅仅是《儒易经》)就成为‘’群经之首‘’ 。其中的道学就是典型的易学衍生学术 , 并形成道家学派 。
道学是研究天人事物的普遍规律或者普遍原理(即道)的泰华学术 , 这就是易学规律~易道的哲思化专门学术 。所以 , 道学是中华哲学源头 , 可以称作哲道或哲道术 。道学的开山之作是老聃原创的《老子》即《道德经》 。老聃的《道德经》是对天人事物的变易规律即“道”及其人文衍生即“德”的语言表达 。由于《道德经》是东方哲道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 , 其它哲道学著作大多受到其影响 , 所以被誉为“万经之王”(如此则《原易经》就是‘’经中之经‘’、“兆经之帝”) 。虽然《道德经》也是专门讲述易学道律 , 但是《道德经》是离开易学本原表达方式~图象与爻圭或者爻卦的纯粹原理的语言表达形式 , 同儒家易学对于占卜易学的对应性解读语言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所以《周易》是《道德经》的理论源头之一 , 但不是唯一的源头 , 其它还有《连山》、《归藏》等等 。至于《易传》 , 后于老子《道德经》 。这就顺便说一下:《道德经》原名《老子》 , 因为一部分说“道” , 另一部分说“德”(德的原意是人认知事物本原而获得的正确的或符合事物本原的脑心知识即本原知识 , 也就是学术原理 , 而不是后来引申理解的行为规范的“品德”之意) , 所以被后世称作《道德经》 。
伏羲《原易经》与老聃《道德经》是泰华国学最古老的学术思想与理论基础 , 是最伟大的两部哲道理论经典(第三部是义由逻辑学与义道治世学经典《墨子》、第四部经典是东方通学经典《荀子》 , 以上四部构成了东方哲道学、工具学和义由或逻辑学的基础理论 , 是先秦乃至整个泰华历史上学术价值最高的四大泰华国学经典) 。
说明:以上内容出自第一部现代学术形式的易学原理著作即弘申钰(大陆贵州人)的易学专著《易学本原道论~亘易科学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得一部全面而又透明地表达了伏羲本原易学的基本原理的易学著作 , 并有一系列的易学理论创新) 。
要理解二者的区别 , 最好再加上《庄子》 , 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 也更易区分两者的本质之别 。
《道德经》讲的就是宇宙之宗本 , 讲的是天地之常 , 以及圣王该如何积德合道以治平天下的道术 。
《易经》总体讲的就是一个“易”字 , 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不易”、“变易”和“简易” , 宇宙万物都是在遵循着一个恒常不变的规律下做着永恒的变易 。
《庄子》则是以寓言化的方式 , 以“谬悠之说 , 无端崖之辞”解说“道”和“易”的本质和形端 , 是对“道”和“易”的形象化解释的最极致的表达 。
三者之间 , 如果把中国的经典文化比作一座大厦的话 , 那么《易经》就是为中国文化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大量的建筑材料 , 以及盖房子所需要的一些功能化模块;《道德经》则是在《易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 , 但其规模之宏大、境界之高远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 其内容细大无遗 , 包揽无穷 , 其用则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 涵盖修齐治平的所有层面 , 为华夏民族的生息繁衍提供了无穷的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而《庄子》则是对这一宏大建筑无穷奥妙和功用的进一步探索、发现和升华 。
【《易经》与《道德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呢】明白三者之间的功用和联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华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