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的人为什么像小孩子,“聪明”与“开悟”有什么不同吗?( 二 )


2000年国庆节的时候,我们初中同班考上高中的同学又一起回到了母校去看班主任 。
从班主任那里我们听说,我的初中同桌真的在复读,他还碰见我的初中同桌好几次 。
自从知道我的初中同桌在母校复读以后,我们考上高中的同学就会经常给他找一些复习资料
并且告诉他一些学习方法 。
因为我们都想帮帮他 。
而这一帮就是三年 。
后来我们高中毕业都考上大学了 。
我的初中同桌还没有考上高中 。
依旧在我们就读的初中复读 。
自从我们考上大学以后,我们就很少去找我的初中同桌了 。
因为我们怕他压力大 。
毕竟我们都读大学了,而他还依旧在复读,读初三 。
就连我们的初中班主任都说,他真的不适合读书,并说,就算他复读多少年也考不上高中的 。
我们就说您为什么不和他说呢?
我的初中班主任说不忍心打击他 。
后来我读大二的时候,回高中学校办事,听到我们班里和我初中同桌一个村的同学说,我的初中同桌考上高中了 。
本来我初中同桌的分数是没有达到高中录取分数线的 。
结果那一年因为我们县城的高中教学质量不太好 。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去了另外的一个县城读高中 。
所以那一年我们县的高中降低了分数线 。
正好我的初中同桌卡着分数线进了高中 。
后来我们初中毕业十周年聚会的时候听他说,他高一的时候,分数在班里还是垫底 。
但是到了高二上学期的时候,他就突然就开窍了 。
成绩一下子进了班级前十名,他的高中班主任甚至怀疑他抄袭 。
等到了高二下学期的时候,他成了班级前三名 。
这次他的高中班主任没有怀疑他抄袭,因为考试的时候,他的前后左右的同学成绩都没有他好 。
后来整个高三,他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前三名 。
但是高考的时候,他却意外考了我们全县第二名
我们之所以知道他考了我们全县第二名,是因为我们县里每年考全县前三名的,都会接受我们县电视台的采访,并且会在整个暑假在我们县电视台中午12点以及下午六点左右播出,让考全县前三名的带着大红花讲他们的学习经验 。
再次见到他的时候,是我们初中毕业十周年聚会的时候 。
那个时候,我们有的大学已经毕业,有的已经读博士了 。
而他正好在国内排名前五的大学读大四 。
我们问他怎么突然开窍了?
他说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所有的笨人开窍都只不过是厚积薄发

开悟的人为什么像小孩子,“聪明”与“开悟”有什么不同吗?

文章插图
为什么人一旦开窍了就变的特别厉害?
【开悟的人为什么像小孩子,“聪明”与“开悟”有什么不同吗?】第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闻道 。
我相信人生没有突然的开挂,所看到的突然开挂,都是用无数个日夜努力拼搏的结果
不断重复你就懂了
量变引起质变 。
凡事过后对自身的反思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才是最能让人成长的 。
我从小很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每一次的毫不费力,背后都是在拼尽全力 。
脑神经细胞的神经突是可以通过刺激增长的,一旦神经突通过特定的刺激增长到临近细胞可以联接起来,构成特定通路,人就开窍了 。
那是一种顿悟的感觉,前一刻一筹莫展,突然就明白了 。
俗语说要把书由薄读厚,然后由厚读薄,后面那个过程肯定是顿悟的过程,某个时刻突然天眼大开,哦,原来这个那个是这么一回事 。
相信,勤奋学习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做到 。
反复练习就是导火
第二:是否到了一定程度,对于任何(非体能的)东西都能得心应手呢?
比如克里克从物理学转到生物学,并能在生物学领域很快拥有立足之地
不论大小,有顿悟感才能叫真正的学到了 。
不是你一直学不会,而是你一直在做积累,等你的积累到一定量级,顿悟就会在某一刻自然而然的发生
所以说其实所有的茅塞顿开柳暗花明,都是建立在重复的练习或者看似无意义的试错上
有点类似于量变引起质变,持续的积累是量变,真的get到了就是量变引发了质变
知识的本质是积累碎片,智慧的本质是把碎片用一道光把它们联系起来,所以积累是知识,实践是智慧,只有实践你才有机会把你储存的知识拿出来拼接到一起然后发现哪里有问题在不断改进,最后积木拼好了,最后你想通了,最后你开悟了,就这么简单 。但是复杂的是人心,人总想活在舒适区所以,自己把自己求知的路断送了,然后开始怨天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