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谋士戴铎的历史资料( 二 )


以上数条,万祈主子采纳 。奴才身受深恩,日夜焚祝 。我主子宿根深重,学问渊宏,何事不知,何事不彻,岂容奴才犬马之人刍荛之见 。奴才今奉差往湖广,来往似需数月 。当此紧要之时,诚不容一刻放松也!否则稍为懈怠,倘高才捷足者先主子而得之 。我主子之才智德学素俱,高人万倍,人之妒念一起,毒念即生,至势难中立之秋,悔无及矣 。
胤禛(雍正)批语:
语言虽则金石,与我分中无用 。我若有此心,断不如此行履也 。况亦大苦之事,避之不能,尚有希图之举乎?至于君臣利害之关,终身荣辱之际,全不在此,无祸无福,至终保任 。汝但为我放心,凡此等居心语言,切不可动,慎之,慎之 。
历史上雍正的谋士是戴铎还是邬思道?历史上没有邬思道这个人,雍正真正的谋士就是戴铎 。邬思道只是二月河笔下的人物,它的原型之一就是戴铎 。
戴铎,本为胤禛家奴 。至于他何时进的胤禛的雍亲王府,已不可考,但至少是在康熙二废太子、诸位之争白热化之前 。后被胤禛推荐担任福建知府、道员,四川布政使等职 。
当时,在胤禛的智囊团中,戴铎只是他豢养的谋士之一 。这个人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却做了一件让历史不会忘记之事:
他给自家主子胤禛一连写了10封力劝其夺取皇位的建议信,并献上了自己的一整套策略和方法 。史上于是就有了“戴铎十启” 。
纵观“戴铎十启”,这无疑是10封深谙政治权谋,透辟人心、人性的官场信 。正是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指导了胤禛的整个夺嫡继统策略和路径 。
扩展资料:
作为奴才的戴铎,似乎毫无察觉自家主子胤禛的态度变化,这一年他又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在大学士李光地面前保举胤禛,并许诺将来“富贵共之” 。
胤禛对戴铎的越来越鄙视,其根本则源于他对自身的越来越自信 。事实果如其言 。当胤禛变身为雍正后,戴铎不但未能奴从主荣,反而在雍正元年,直接发往年羹尧军中效力 。
可戴铎作死的步伐仍未停止 。也许是为了表明“我是皇帝的心腹”,也许是为了巴结年大将军,他竟把自己的“戴铎十启”连带雍正的批语一并拿给了年羹尧炫耀 。
到了雍正三年,经一纸上谕申斥戴铎“行止妄乱,钻营不堪,暗入党羽,捏造无影之谈,惑众听,坏朕声明,怨望讥议,非止一端”后,最终将他处死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戴铎
谋士戴铎做了什么事,为何雍正一定要杀了他呢?雍正的谋士戴铎鼓动雍正早年夺嫡,看穿了雍正的心事,雍正认为他会坏自己的事情,所以杀了他 。
雍正在还是皇子的时候,他身边有很多谋士,其中戴铎就是其中之一,他鼓动雍正参与夺嫡,并且给雍正制定了很多策略,其实雍正也有夺嫡的想法,但是他不像戴铎一样,这么情绪外露 。因此他怕戴铎会影响他,把戴铎调任到远方,并且在登基之后想办法杀了他 。
一、戴铎故作聪明,其实对雍正没有帮助 。戴铎身为雍正班底的人,他自然希望雍正能够继承皇位,因此自己上蹿下跳,让雍正十分头疼 。夺嫡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这种明显的动作,对雍正夺嫡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引起其他人警觉,让康熙认为他有图谋,坏了雍正的计划 。因此雍正认为戴铎没有帮助,把他调离了京城,不让他参与到夺嫡当中 。
二、雍正不想有人猜中自己的心事,因此对戴铎十分反感 。戴铎为人十分聪明,他给雍正制定的很多计划都符合雍正的处境,而且雍正后来的做法也契合了戴铎的建议,但是戴铎多雍正的内心了解不深 。雍正作为一个帝王,不希望身边有人能够看穿他的心事,戴铎这种表明的聪明,反而让雍正下定决心杀他 。戴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
三、鸟尽弓藏戴铎不懂得进退,最后被雍正杀死 。戴铎在雍正夺嫡成功当了皇帝之后,自己不懂得收敛,反而认为自己有功劳,和雍正抱怨自己的处境艰难,这种不懂进退的做法,让戴铎最终走向死路 。自古谋士都是急流勇退,戴铎这种邀功的做法,让雍正不得不杀死他 。
戴铎被杀是因为他不懂得人心,凭借自己的小聪明最终惹来了杀身之祸 。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
他助雍正帝夺取皇位,事后不但没被封赏,反而被灭口处死吗?在康熙帝晚年,皇子们围绕着太子之位,展开了激烈争夺,直到1722年,随着康熙帝病死,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大清朝新一任皇帝,即雍正帝 。在这场“九子夺嫡”的斗争中,雍正帝暗中积蓄力量,有一位人物发挥重大作用,此人堪称是雍正帝的“军师”,不过下场却很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