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 。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拼音】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观沧海》这首诗,前六句写的是实景,而后四句则是曹操的想象,最后两句跟本诗原文没有直接关系 。这首诗不但通篇写景,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
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情景紧密相连 。作者通过写沧海,表达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
这种感情在诗中并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来抒发情感,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机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 。
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 。
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 。“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 。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
《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赏析句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当“多么”讲 。“水何澹澹”,形容大海波澜壮阔,其中有惊讶,有赞美,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 。“竦峙”,是高耸屹立的样子 。
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 。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是登上山顶,我们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 。
“澹澹”的本义是水波动的样子 。本诗“水何澹澹”即用此义 。还可以形容心神恬静的样子 。如刘向《九叹·愍命》“情澹澹其若渊” 。又可形容广漠 。如杜牧《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澹澹:形容天空辽阔广漠 。)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
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 。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
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 。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沧海
以上就是关于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拼音的全部内容,以及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 鲁山山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什么草药消炎消肿最快
- 应接不暇写句子
- 青山刚昌死了,青山刚昌死没死
- 应山到麻城多少公里
- 山西电缆回收,山西电缆回收价格?
- 晋h是哪的车牌
- 关于火山国之称的是东南亚哪个国家 火山国之称的是东南亚哪个国家
- 你是拥有山川河海的神明出处
- 古代红颜美,醉了君王,拿江山来换,君王愿意吗古代红颜,就一定是祸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