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元璋在正常情况下 , 他也还是个爱好学习之人 , 说个尊师重教并不过分 , 所以 , 宋濂不仅是世子朱标的老师 , 也可以说是帝师 , 因为 , 朱元璋也时常会向他请教 , 这对读书人来说 , 乃是无比荣光之事 。
文章插图
对古代文人来说 , 能修国史 , 那可是梦寐以求的 , 本朝为前朝修史 , 这不仅是代表本朝对前朝的总结和批判 , 也是本朝乃天朝正溯的代言人 , 对一个王朝来说 , 实在是“悠悠万事 , 唯此为大” , 而能参与其中 , 是本朝最高统治者对自己全方位的认可和信任 。
而宋濂就是修《元史》的总裁官 , 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他的倚重 , 但是 , 身为世子的老师 , 宋濂对朱标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 朱标天生宅心仁厚 , 在加上宋濂的教导 , 他的性情显得敦厚儒雅 , 与乃父大为不同 , 这在明初大局初定 , 各种暗流依旧涌动之时 , 让朱元璋很是担心 , 当然 , 其中也包含着对宋濂的不满 。
宋濂是个聪明人 , 他也知道朱元璋对他态度的转变 , 特别的看见很多开国功臣在朱元璋的屠刀下作了冤鬼 , 心生去意乃必然之事 , 所以他借口年迈 , 申请回乡以自保 。
文章插图
他作为一个文臣 , 对朱元璋是没有任何威胁的 , 他甚至连一个谋士也算不上 , 同刘基还时有荐言不一样 , 从朱元璋征战的历程来看 , 也没见他出过什么奇策妙计和定国方针 , 朱皇帝所看重的 , 无非是他的名声 , 而并不是他的治国能力 。
67岁时 , 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 他并不是留恋家乡的美景 , 而是布衣蔬食 , 一如既往的埋首读书著述 , 他远离了尘世 , 窗边只有清风明月 。
但是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原以为可以在家乡茅屋中安享晚年的宋濂 , 却因为其子孙牵连到了胡惟庸一案中 , 这朱元璋便向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举起了屠刀 , 他扛枷带锁 , 被押解到南京候死 , 幸亏有朱标和马大脚力保 , 方才没有人头落地 。
文章插图
死罪可免 , 活罪难饶 , 朱元璋并没有放过宋濂 , 将他从江南发配到茂州 , 也就是发生大地震的四川汶川和北川一带 , 这地方属羌人聚集地 , 即使是现在都还是贫困地区 , 在当时的苦寒之状是可以想象的 。
“平生无别念 , 念念在麟溪 ,
生者长相思 , 死当复来归 。”
麟溪是指他家乡的一条溪水 , 这是他踏上发配之路时所写的一首名为《别义门》的诗;他知道自己生前是不可能再回来了 , 只能寄托于死后能够归葬故里 , 其凄惨之状 , 令人唏嘘 。
从杏花春雨的江南 , 到地贫山瘠的西南 , 且不说这地方的宜居程度 , 光这迢迢千里之途 , 也是这年迈的宋濂难以承受的 , 果然 , 刚走到半路的夔州 , 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 , 便连惊带怕的病逝了 , 不过 , 史书记载他走得很有些悲壮 , 他是“正坐敛手而逝 。”
文章插图
宋濂是因子孙卷入那桩子虚的“胡惟庸谋反案” , 而受到牵连才招致杀身之祸 , 作为一名对皇权丝毫也没有威胁的老臣 , 朱元璋为何要下如此狠手 , 后世也多有推测 , 有人说他是因为没有参加朱皇帝的生日宴会 , 也有人说他写的诗引起了祸端 , 莫衷一是 。
按照正常思维 , 无论是何种原因 , 都不足以成为对一个老迈之人痛下杀手的理由 , 但如果比起同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中的高启 , 因一句诗中的“龙盘虎踞”四个字 , 就被残忍的腰斩并诛灭九族来看 , 宋濂还算是幸运的了 , 而他的学生方孝孺则更惨 , 竟被朱棣诛了“十族”!
- 新的菜板怎么保养方法 菜板使用前怎样处理好
- 山阴道士如相见下一句,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意思
- 鹦鹉的耳朵在哪里
- DNF100级职业平衡,17个职业都被削弱,唯独剑魂巍然不动,如何评价
- 剑雨雷彬结局
- 葫芦发黑怎么处理方法
- 显卡驱动是否有必要更新 更新新显卡驱动的好处是什么
- 双规自首怎样可以被认定为自首
- 如何格式化硬盘而不被恢复 彻底销毁硬盘的五种方法
- 朋友圈限流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