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计时方法( 二 )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4、点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 。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
如《西游记》第九 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 。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 。”“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 凌晨04:12 。
扩展资料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当地时间半夜零时 。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当地时间凌晨二时 。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当地时间凌晨四时 。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当地时间早晨六时 。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当地时间上昼八时 。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当地时间上昼十时 。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当地时间中午十二时 。中午一词,为十时辰制、十二时辰制的时间节点连用 。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当地时间下昼二时 。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当地时间下昼四时 。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当地时间傍晚六时 。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当地时间晚上八时 。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当地时间晚上十时 。
古老的计时方法有哪些?古代的计时方法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机械计时器等 。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 。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
日晷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 。在机械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 。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酒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
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 。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 。
机械计时器单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有许多不便,人们逐渐发明了利用水做动力,以驱动机械结构来计时 。
公元前117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大型天文计时仪器——水运浑天仪,初步具备了机械性计时器的作用 。中国没能做到这一点,最终机械酒还是从西方引进 。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 。
如,香篆、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