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 四 )


好了 , 端午节的历史由来各位读者们已经了解了 。接下来端午节即将要到来了 , 各位读者们 , 你们准备好包粽子了吗 。
端午节的来历有几种说法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的说法 , 现在总结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说法:
1、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2、端午起源于龙的节日;3、端午起源于夏至之说;4、端午起源于恶日之说;5、端午起源于人们祈求“男女构精 , 化生万物”的“成人节” 。接下来对以上的几种说法一一道来 。
一、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
这个说法最早能追溯到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 。
据说 , 屈原政治上的失败、楚王的昏庸、新君继位、楚国灭亡 ,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 , 跳入汨罗江 , 以身殉楚 , 死后为蛟龙所困 , 世人为纪念他 , 每年的这一天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 , 以此来驱赶蛟龙 。
这个说法是最广为流传的 , 最为大众所知的 , 我老家在内蒙古东北部 , 算是广义上的东北 , 在东北地区 , 大家基本都相信这个说法 , 我在小时候 , 就从父母、小朋友之中就知晓这种说法 。包括后来上学 , 在老师、书本那里学到的也是这种说法 。尤其是屈原在跳江前说的那句举世名言:“举世皆浊我独清 , 众人皆醉我独醒 , 是以见放 。|”
另一种说法是: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 , 百姓们听到消息后立刻纷拥划船去救屈原 , 船一直划到洞庭湖 , 也没有见到屈原的尸体 。那个时候 , 正遇到下雨天 , 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 , 再次冒雨出动 , 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 , 人们荡舟江河之上 , 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
由此看来 ,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与纪念屈原相关的活动 。
二、端午起源于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 他认为 , 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他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 , 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 , 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 , 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 , 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
当然 , 古往今来 , 很多文人墨客或者史学家都对端午节的来历进行了各种考古论证 , 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 闻一多先生的说法算是其中的一种 。
三、端午起源于夏至之说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南北朝梁宗懔编著的《荆楚岁时记》 , 原文记载有:“夏至节曰 , 食粽” , 而在前面五月五日习俗中并未提到吃粽子 。因此在南北朝的时候 , 端午节并非指的是五月初五 , 而是“午日”的夏至节 。至于竞渡 , 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划龙舟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 。
四、端午起源于毒月恶日之说
在先秦朝代的时候 , 老百姓普遍都认为五月是个毒月 , 五日是恶日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而《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 , 在五月五日出生 。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 , 认为“五月子者 , 长于户齐 , 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 , “俗说五月五日生子 , 男害父 , 女害母” 。所以 , 在这一天人们要驱毒辟邪 , 这一天要木兰浴、悬艾草、带五彩丝、禁欲 。
因此 , 从上述典故和文献来看 , 五月五日是毒月恶日也是有一定的出处 , 且不论是否迷信或者子虚乌有 , 这种说法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一种产物 。而保留至今的悬艾草、带五彩丝的活动依然广泛流传于民间 , 我相信 , 这是对传统文化保留和发扬的最好的一种方式了吧 。
五、端午起源于人们祈求“男女构精 , 化生万物”的“成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