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品牌KOL营销的六大成功定律 利用kol营销怎么做( 二 )


这种方式,品牌需要大量的媒介BD人员,不仅面临着品牌价格体系难以控制的风险,且效率较低 。
第二种新消费品牌“正规军”:此类新消费品牌核心团队大部分来自“大厂”,初期就建立流程规范,体系化作业模式 。主要借助三方平台的采买模式进行数据化、科学化投放 。
此类采买模式具备投放效率高、KOL合作价格可控、价格体系规范 。而核心团队的精力更聚焦在消费者的洞察、产品的研发、供应链管理等方向,更有利于品牌的长期稳定发展 。
四、越是蜂拥的赛场,越要保持清醒虽然小红书、抖音已成为人尽皆知的流量密码,但越是热闹的“场”,品牌越要保持“清醒” 。不同的平台在属性、调性、人群等方面皆展现了不同的特征,对于品牌而言,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
本报告发现,从投放量级来看,服饰新消费品牌重点布局小红书和微信,美妆新消费品牌侧重微博、B站,母婴新消费品牌偏爱小红书和微信平台,日化新消费品牌注重小红书和B站,食饮新消费品牌看重小红书、微博,小家电新消费品牌重点在小红书微信 。
事实上,新消费品牌会根据自身行业不同选择不同的平台进行重点布局,并非只依赖小红书和抖音 。
另外,从未来的发展空间看,报告认为知乎、B站、视频号目前商业化增速较快,用户增长最为明显,具有较大营销空间 。微信视频号依托腾讯系流量优势和用户粘性优势,或将成为新的营销价值高地 。
另外知乎、B站等垂直兴趣平台,凭借相对精准的用户圈层和粘性优势,或将成为新焦点 。
五、精细化的付出和收获一定成正比如何利用精细化KOL投放策略,把钱花得更值,对品牌尤其是尚处于起步期的新锐品牌而言尤为重要 。
报告发现,新消费品牌通常利用以下策略实现精细化投放:
策略①:转化需求越强烈的营销场景,投放的KOL类型越垂直、TIER层级越向腰部集中
具体来讲,新消费品牌,在不同的营销场景下,所投放的KOL侧重点不同:
日常种草注重布局腰部KOL和尾部KOL两类占比总计69%,所选择账号垂类只占比30%,70%通过泛娱乐账号触达广泛人群 。
话题营销场景下,头部KOL占比较高达到30%,且泛娱乐账号占比高达85% 。
在新品推广营销场景下,头部KOL占比最大为40%,且注重投方垂类KOL;在电商转化场景下,投放重点在腰部且垂类KOL类型上 。
策略②:垂直专业圈层与辐射兴趣圈层结合
新消费品牌尤其注重投放的层次性,通常采取垂直专业圈层与辐射兴趣圈层结合策略 。
从整体上,各行业新消费品牌投放的辐射兴趣圈账号占比最大,通常在50%-80%之间 。
其中,小家电、服饰这两类行业的新消费品牌投放账号类型表现最为离散,垂直专业圈的投放账号类型仅仅为5%左右,其余95%皆为辐射兴趣圈类账号,美妆行业新消费品牌投放账号类型最为集中,但垂直专业圈的美妆、时尚类账号占比也未过半仅为42.5%
由此可见,新消费品牌主要还是想通过以跨领域、泛人群为主+垂直渗透为辅的策略,快速打造广泛人群的心智认知 。
策略③:分享、好物、推荐、评测为主的种草策略
从发文关键词特征和玩法特征来看,新消费品牌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皆以分享、好物、推荐、评测为主要发文关键词,特别注重从KOL自身使用感受角度切入,对用户进行心智种草 。
除上述共性特点外,各平台仍具有一定的玩法差异和平台个性,例如,小红书的合集、探店、清单、平替,B站的国货、开箱、红黑榜、vlog,抖音的生活场景、国货、品牌品质等 。

新消费品牌KOL营销的六大成功定律 利用kol营销怎么做

文章插图
策略④:头部KOL玩法以弱植入为主,中长尾KOL玩法以强种草为重
新消费品牌投放的KOL的层级不同,在玩法策略也有不同 。
头部KOL通常在粉丝垂直度和行业专业性等方面较弱,但影响力和传播力较强,所以通常头部KOL采用弱植入的方式进行推荐,整体上植入产品和整体作品相关性较低,但普遍用户传播效果较好 。
新消费品牌KOL营销的六大成功定律 利用kol营销怎么做

文章插图
而中长尾KOL相对专业度较强、粉丝垂直度强、传播精准度强,故中长尾KOL以强种草的方式推广产品,即全部内容围绕产品相关话题展开,并充分强调产品优势和卖点 。
六、从网红到长红,“外力”替代不了“内功”新消费品牌除了注重从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公域流量获取品牌产品认知和首批转化沉淀,同样注重电商/社交平台封闭流量池、微信个人号、社群的渠道,以提升自身留客“内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