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发展历程分析 拼多多发展历程( 二 )


一言以蔽之,在2016年前后,淘系电商和京东的核心成长逻辑都是“消费升级” 。电商相对于线下零售的核心优势已经不再是价格(虽然价格仍然有优势),而是综合性的“用户体验” 。消费者愿意为更高端的品牌、更好的体验付出更高的价格 。所以,在零售电商市场上,淘系整体“向上移动”了 。在这个过程中,位于中基层的C店、中小B店和垂直B店商家,在一定程度上被牺牲掉了 。
而这,就是2016-19年拼多多强势崛起的第一个原因 。

拼多多发展历程分析 拼多多发展历程

文章插图
巴格拉季昂行动中,苏军坦克在行军
中低端商家的“出埃及记”:最终落脚于拼多多
淘系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中国最大的零售电商平台,流量基础稳固、基础设施完善 。然而,在淘系内部,各类资源在不声不响地向头部集中——从C店到B店,从中小B店到品牌旗舰店,从中低端品牌到高端品牌,从高端品牌到KA(核心大客户) 。而且,这个过程是渐进的,直至2019年还在进展之中 。
淘系内部的流量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花钱的”,以广告和直通车投放为主;第二类是“免费的”,即平台通过算法和关注关系等分配的流量 。中低端商家显然在“花钱”方面无法与高端品牌相提并论;在“免费流量”方面,淘系的算法也越来越倾向于“大店优先” 。综合看来,淘系的流量分配遵循如下的优先级链条:
1.卖场型天猫店高于天猫旗舰店,天猫旗舰店高于天猫专卖店,天猫专卖店高于天猫专营店,天猫专营店高于企业C店,企业C店高于个人C店 。
2.整个淘系的商家根据规模和品牌分为七级(注:不是消费者理解的“钻石”“皇冠”等级),7级(以KA为主)的权重最大,其次是6级,而1-5级能够分配到的流量已经很小了 。
因此,淘系的中低端商家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不是放弃淘系,直到今天也没有多少人敢真正彻底放弃淘系;而是在淘系之外寻找“狡兔三窟”之道 。它们考虑过京东,但是京东以自营为主的模式、效率较低的广告投放机制以及远低于淘系的DAU/用户时长,降低了它的吸引力 。它们考虑过微商,但是缺乏正规交易及规范机制的微商毕竟只是权宜之计 。它们还考虑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但是微信既不做中心化流量分配,也不做中心化运营;而且,小程序真正迎来大发展要等到2017年底,时间太晚了 。
在这个过程中,拼多多逐渐成为了中低端商家“出埃及记”的核心选择 。它几乎具备这些商家所需要的一切条件:
1.以SKU(单品)为核心,不设购物车,不搞店铺运营,专注于卖货,降低商家的运营及推广压力;
2.早期几乎没有高端品牌,聚焦于标品、白牌,全部流量供给相当于淘系5级以下的商家;
3.微信拼团模式提供了巨大的单品出货量,满足了标品及白牌商家薄利多销、尽可能做大单款爆品的需求;
4.绝妙的是,淘系商家原本无法有效利用微信场景(仅能通过淘口令),而拼多多早期100%是微信场景,与原有的淘系购物场景并不冲突 。
商家追求较低的流量获取成本、较低的整体负担率(对平台来说是货币化率),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何况,拼多多能够提供的不是一点点低成本流量,而是巨大的低成本流量;不是一两个单款爆品的热卖逻辑,而是每天很多个单款爆品的热卖机会 。只要拼多多和淘系之间存在着获客成本和负担率的实质性差距,拼多多吸收商家的过程就不会结束 。
微信基础设施对拼多多的关键支持作用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微信,拼多多根本不可能崛起 。京东一直没有用好微信的流量入口,过去如此,现在仍是如此;这不仅是因为京东不愿过度依靠微信,也是因为它从未熟悉互联网的“社交”“趣味”玩法 。在腾讯投资拼多多之后,拼多多已经不再有被微信封杀的风险(尽管在诱导分享方面仍有一些限制) 。问题在于:为何拼多多崛起开始于2016年,而不是更早?在拼多多自身成为头部APP之后,微信的作用又体现在哪里?
问题的关键在于微信的两大基础设施——微信支付和小程序 。小程序对早期拼多多(2018年以前)具备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现在拼多多极力诱导用户使用其官方APP,但大部分用户还是既用APP也用小程序的 。微信支付的作用则被很多人忽视了——它的作用甚至比小程序还大 。如果没有微信支付,拼多多可能从一开始就不会发展起来 。
在三线以下城市,以及一二线城市的“五环外”,存在着大量没有支付宝账户、微信支付也没有绑卡的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 。通过抢红包等行为,他们的微信支付账户中沉淀了一定量的现金,但是缺乏花出去的途径 。拼多多早期吸引的正是这些种子用户——对他们而言,在群里拼团抢购一双打折的鞋子,与在群里抢一个十几块钱的红包是相同性质的事情 。当然,这些人在拼多多上买东西之后,往往成为了忠实的电商用户,在微信绑了卡,也注册了支付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