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朱小北结局 女主角朱小北最后的结局( 二 )


朱小北一家住在一楼 , 那天她妈妈悲壮的声音震撼了整个大院 , 过往的邻居 , 朋友 , 叔叔 , 伯伯对端着碗在一旁认真吃面的朱小北多少投以了同情的眼神 。
其实他们大可不必如次 , 小北的心灵其实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创伤 。一方面 , 从小到大 , 她已经在她老妈的怒吼中把一颗小心脏锻炼的如金钟罩 , 铁布衫一般坚不可摧;另一方面 , 滚滚前进的历史洪流在若干年后终于验证了一个真理 , 那就是 , 在这个偶然中的必然事件中 , 她老妈所受的的创伤远远大于她本人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朱小北结局 女主角朱小北最后的结局

文章插图
十多年后 , 二十九岁零一个月的博士后朱小北千里迢迢 , 兴高采烈的衣锦还乡 , 回家探望父母 , 她那可怜又可叹的妈再一次坐在门口的凳子上 , 拍着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 。
“你这该死的丫头啊 , 你已经多大年龄了 , 怎么能还不动成家立业的念头?我就没见过你把半个男朋友往家里带 , 你这是存心想气死老娘 。你这一读书还有完没完?你休想那那套独身的新潮玩意来糊弄我 , 找个男人结婚才是正经事 , 你看你王叔叔的外孙都已经会打酱油了 , 对门大妞去年都生儿子了 , 你得给老年争气啊 , 要不然 , 生你还不如生块叉烧 。”
朱小北灰溜溜的摸着鼻子站在门边 , 那些变老了 , 长大了的街坊邻居 , 新朋旧友再一次对她投以同情的目光 。朱小北终于相信 , 在她老妈心里 , 她这块叉烧横竖是做定了 , 左右都不是人 。但是 , 话又说回来 , 妈妈鬓边的白头发和眼里的着急难受时那么真切 , 到底还是关心女儿啊 , 这可是她的亲妈!
此情此景 ,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悲剧是再恰当不过的 , 那就是——“早知今日 , 何必当初 。”如果妈妈知道 , 当年她拿着一把芹菜打走的那个男孩 , 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曾经对其伸出了橄榄枝的对象 , 她会不会悔的当场呕血 。
等妈妈发泄完毕 , 朱小北“嘿嘿”地笑着给老人家拍背 , 说着风马牛不相及的笑话 。老妈最后也埋怨的累了 , 戳着女儿的头叹道:“你说我怎么养出你这样的女儿?”
这个问题也只有她才会这么问 , 就连朱小北那个被欺压了几十年 , 早已温顺如羊的老爸都知道嘟囔出那句话 , “有其女必有其母 。”不明白真相的群众或许以为朱小北出生于市井陋巷 , 有一对典型的粗鄙的小市民父母 , 那就错了 , 大错特错!朱妈妈不止一次震撼的那个大院是沈阳某银行的职工宿舍区 , 她那给妻子端洗脚水的爸爸正是某分行的朱行长 , 而总有惊人之语的妈妈则刚刚从一个自身银行会计的光荣岗位上退休 。朱爸爸温文尔雅 , 工作一丝不苟 , 朱妈妈业务了得 , 性格爽利 , 古道直肠 , 一张快嘴 , 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大院 , 都是解决问题的一把好手 , 可是她唯独解决不了她即将三十岁的博士后女儿的终生大事 , 怎么能不以为是一大恨事呢?
朱小北除了从她老娘身上捡到了大大咧咧 , 风风火火的爽利脾气 , 从小受知识渊博的父亲熏陶 , 养成了爱看书 , 逢书必认真做摘抄笔记的好习惯 , 看个电视报上的节目简介她都能总结出若干感想 , 所以她身上总带着一个漂亮的小本子 , 上面人生哲理、生活常识、时事政治、花边新闻无所不包 。这么多年来这本子也不这道更新换代了多少 , 在朱小北青春期的时候 , 嗅觉敏锐、耳聪目明的朱妈妈曾经试图把这小本本视为重点监控对象 , 以便了解女儿的心路历程 , 将她“步入歧途”的万分之一的可能扼杀于摇篮中 。可是朱小北对她的小本本从来就不遮不藏 , 它时常出现在餐桌上 , 或者床头 , 甚至客厅的任何一个角落 , 里面的内容实在太过纷繁 , 朱妈妈翻过好多页 , 发现内容尚算健康 , 偶尔有些朦胧的少女情怀 , 这对于从不爱穿裙子的女儿来说也未必是件坏事 , 可疑的东西是什么也没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