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原文及翻译注释( 四 )


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尤其是立论文章,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即亮出了“文眼”:“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句话凝结了青年苏轼对世事人生波折的经验,有意无意之中为以后的奋斗撰写了座右铭 。苏轼当年,屡遭贬谪,正是以忍为大德,才造就一个词、文、诗、书、画多方面的全才也正由于此,才为宋代文坛上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豪放派 。因此可以说,作者明写留侯之忍,实际上是以古喻今,告诫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复杂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业 。
苏轼这篇论文还给读者一个启示,好的素材还要善于运用,即使是文学大家也不能等闲视之,也需要有一个深入分析反复提炼的过程 。

留侯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留侯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 。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 。留侯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留侯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
留侯论文言文原文留侯论
作者: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⑵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⑶,匹夫见⑷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⑸然临⑹之而不惊,无故加⑺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⑻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夫子房受书于圯⑼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⑽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⑾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⑿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⒀,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⒁,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⒂ 。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留侯论文言文翻译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 。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 。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 。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 。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 。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
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嬴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 。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 。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势可以驾驭(连上句意思是:在锋芒之势上,是没有可乘之机的) 。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