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京味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二 )


老舍就任小学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五四运动 。他自称只是"看见了五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对于这个大运动是个旁观者"(《我怎样写〈赵子曰〉》) 。这确实使他在一段时期里,对于青年学生及其活动,有些隔膜和误解 。但"五四"时期兴起的新的时代潮流 , 包括文学革命在内 , 仍然冲击着他的心灵 。本来 , 军阀政府基层机构的腐败 , 混迹其间的卫道者们的虚伪 , 在这个刚刚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眼中 , 无处不是破绽和丑态 , 难以与他们安然相处 。当"五四"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呼声 , 把他从"兢兢业业地办小学 , 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 , 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 , 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条中惊醒(《"五四"给了我什么》) , 他作出了新的抉择 。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 , 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 , 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 。在这以前 , 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 。次年回到北京 , 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 , 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 , 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 。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 。虽然道路不无曲折 , 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脱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 , 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得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
1924年 , 老舍去英国 , 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 。为了提高英文水平 , 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 。生活和书本都向他打开一个比原先见到的更为宽广多彩的世界 。阅读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 。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 , 又需要寄托和发泄 。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 促使他把见到过的人和事用文艺的形式写下来 。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 取材于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 。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 。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 , 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 , 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 , 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 , 引起读者的注意 。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 , 并且从语言、笔调到内容、主题 , 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1926年 , 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 。他终于在文学事业中找到了值得为之献身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 。
老舍旅居英国 5年 。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国回国 。途中因为筹措旅费 , 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 。在英国时 , 他为国内的北伐战争的进军感到兴奋 。到了新加坡 , 从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他因此中断了一部描写男女青年爱情的小说的写作 , 另写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
1930年 3月 , 老舍回到祖国 。同年 7月 , 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 。翌年夏 , 与后来成为国画家的胡□青结婚 。1934年 , 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他在这两所大学 , 先后开设过《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外国文学史》以及写作方面的课程 。课余继续长篇小说的创作 。《猫城记》(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旧中国的腐败 , 针砭保守愚昧的民族习性和畏惧洋人的奴才心理 。同时流露出对于国事的悲观和对于革命的误解 , 是一部瑕瑜互见、颇多争议的作品 。《离婚》(1933)描写一群公务员的庸碌生活 , 对此作了嘲弄和揶揄 , 充分表现出他作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作为幽默作家的特点 , 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风格的作品 。《牛天赐传》(1934)和中篇《月牙儿》(1935)、《我这一辈子》(1937) , 都从街头巷尾摄下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 。前者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讽 , 充满笑料;后两者是对于人间不平的抨击 , 饱含着愤懑和哀悼 , 作品的笔调也随之变得沉重 。
回国不久 , 老舍开始写作短篇小说 , 作品大多收入《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中 。最初几篇 , 留有"随便写笑话"(《我怎样写短篇小说》)的倾向 , 有的是近乎逗人一笑的幽默小品 , 不久就增多了含意严肃、富有社会意义的篇章 。他为林语堂主编的《论语》撰写幽默诗文 , 是该刊的重要撰稿人之一 , 他也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杂文 。这些诗文 , 以轻快嬉笑的文字 , 透露出作家对于日本侵略阴谋下祖国命运的关切和焦虑 , 一部分收入《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 。从1935年起 , 还著文回顾总结自己的创作经历 , 后来将这些文章集成《老牛破车》(1937)一书 。30年代中期 , 老舍写了大量多种体裁的作品 , 风格也日趋成熟 。这些作品发表在不同倾向的报刊上 , 他成为文坛上一位活跃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