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验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经验积累篇一( 三 )


写日记 , 本身是好事 , 可现在为什么变成坏事了呢?老师急功近利是主要原因 。刚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 , 学生就能每天写一篇质量上乘的日记吗?没那高的水平吧?再说 , 小学生的生活圈是狭小的 , 观察能力是有限的 , 思想见解是浅显的 , 所捕捉到的写作素材肯定不多 , 怎能天天有东西写?勿过多 , 多则滥矣!其二 , 缺乏正确的引导 。写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个难事 , 老师必须教其写法 , 并开展多项有趣的活动 , 拓展学生的写作面 。这样 , 学生方不厌写 , 有东西可写 。其三、老师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教师 , 在想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之前 , 就应有目的地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 让学生想写 , 欲一吐为快 。这样学生才会乐写 。后期鼓舞工作也很重要 。老师批阅日记后 , 应及时表扬写作态度好的同学 , 张贴出优秀的作品 。这样便给了学生坚持写作的信心 , 给他们增添了写作的后劲 。其四、老师没能细心体察学生的写作情况 。当老师批阅学生的日记 , 发现有抄袭之嫌或在应付时 , 那就应平心静气地多询问学生其中的原因 , 如学生觉得没事可写了 , 那就应拓宽学生的写作面 , 亲自带学生到大自然、到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引导学生多看有益的课外书 , 看出自己的感想 , 写写读后感……从而再次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如学生觉得写作量还是大了 , 那就应降为一个星期写两篇日记或干脆写周记了 。因为量的多少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呵护好学生的写作兴趣 , 写出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
再来说说早晨抓学生背书一事吧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讲到:“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 丰富语言的积累……”课程目标里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 注重情感体验 , 有较丰富的积累 , 形成良好的语感 。”教学建议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可见 , 积累是多么重要 。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经典 , 背诵课文 , 既是对书本知识的内化 , 又是积累优美词句 , 培养语感 , 夯实语文基础的重要手段 。显然 ,  抓学生背书是有必要的 。可有些学校、有些教师的做法却是不当的 。很多学校 , 早晨学生一到校 , 相当一部分老师便把学生赶进教室里读书 , 想要他们把所学课文都背个烂熟 。我女儿的语文老师也不例外 。一天 , 我和女儿步行去学校 。快到学校时 , 女儿低着头幽烦地说:“爸爸 , 我不愿这么早就到学校去 。”“为什么?”我不解地问 。女儿仍然低着头 , 慢腾腾地说:“到了学校 , 就像坐牢似的!”我的心咯噔一下 , 这么小 , 怎么就有了厌学情绪?我耐心地询问:“这是为什么?”女儿嘟着嘴说:“每天走进教室 , 老师就叫你读书 , 没有一点儿自由!”我只好违心地替她的老师解释了一番 , 安慰下女儿厌烦的心 。
抓学生背书 , 这本身是好事 , 为什么做着做着却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呢?每个人都需要自由的空间 , 孩子们也不例外 , 更何况早晨是孩子们锻炼身体的黄金时间 , 怎能就被剥夺了呢?再说 , 老师如此行事也太主观、太欠考虑了吧 。早晨孩子们一走进教室 , 就得坐下来背书 , 无论你背了多少课 , 反正就是一个字 , “背”.这样单方面强硬地压制学生 , 他们能不烦吗?这样做 , 学生的自主性谈何调动?学生的个性怎能得以张扬?话说回来 , 有这个必要吗?课堂上引导得好 , 一些精彩段落学生当堂便可背诵 , 更何况上午第一节课是读书课 。不引导学生看课外读物 , 一本教材犯得着去挪用晨读前的时间要学生背诵吗?高中阶段也不过如此紧张吧 。为了一点分数 , 剥夺了孩子们的自由时空 , 削弱了孩子的体质 , 磨灭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 那可真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