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元帅的女儿叶向真读大学期间,每当星期日,要从学校乘坐公交车回家,途中要换三次车,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回到家里 。有一天,“赤日炎炎似火烧”,叶向真冒着酷暑从学校回家,怎么也挤不上公交车,好不容易挤上车,在路上折腾了三个小时,心里憋了一肚子火 。她一回到家就发牢骚,抱怨不派车接自己,叶帅一听,厉声批评说:“你以为这个车是给你们配备的吗?因为我是替党和国家工作,才给我用的车 。一般老百姓可以坐公交车,你怎么不能坐?你以为你是谁?”叶帅的严厉批评,使女儿受到深刻教育 。从此,她再也没有在这些问题上发过牢骚,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
在儿女的眼里,叶剑英元帅为人宽厚,谦虚谨慎,对子女既要求严格,又爱护有加 。叶帅常常给子女写信,对他们的读书学习、工作就业、婚姻恋爱等各方面给予指导,鼓励孩子们做小螺丝钉和实干家 。叶帅在给叶楚梅的信中,要求女儿“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人民所需要的人,不是多一个少一个没有什么关系的人,不是可有可无的人 。确有一点本事,拿出来为人民做点事,尽点小螺丝钉的作用,这就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做人的目的 。不要好高骛远,幻想多而实干少 。这一点,可要注意 。多少人都说你学得不坏,爸爸是高兴的 。但应该懂得还不够得很 。望继续努力,日进不已的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
谈到叶帅的家庭教育,女儿叶向真说,父亲在家里比较民主,但决不是放任,他很尊重别人 。父亲相信真正尊重他人,才会让他人透露自己的心声 。如果以家长的命令式对待子女,就没办法了解孩子的心声,孩子有什么话也不愿意跟父母说了,等到出了大问题的时候,家长才发现,就为时已晚了 。叶帅曾说过,真正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 。
优秀家风家教事迹材料 篇9
彭湃(1896-1929年),原名彭汉育,广东海丰人,被誉为农民运动的大王、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 。大革命时期,在广州举办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第一和第五届农讲所主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彭湃在广东海陆丰地区领导武装起义后,建立了海丰、陆丰县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 。“家风就是理想主义”,彭湃的孙女彭伊娜说,家里人对物欲都没有疯狂的追求,这个家庭遗传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为了理想奋不顾身 。
彭湃家里原本相当富有,是海陆丰有名的大地主家庭,有“鸦飞不过的田产” 。但他目睹了国家贫穷落后,民族积弱被欺,农民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底层,生活十分困苦 。他几经寻求选定马克思主义,立志变革中国社会 。
彭湃号召农民起来进行斗争,表示愿意拿出家产来支持农民 。母亲知道后十分伤心,边哭边说:“祖宗无积德,就有败家儿 。想着祖父艰难困苦经营乃有今日,倘如此做法,岂不是要破家荡产吗?”彭湃回到家里没有一个人肯对他说话,好像对着仇人一样,大哥也以分家相威胁 。
以救国救民、变革社会为己任的彭湃认定家里的财产都是从农民手中抢来的,应该归还给农民 。堂兄代他领回了分得的田契,彭湃便亲自将田契送到佃户家里,可是佃户们却不敢接受,他决定采取一个更激烈的行动 。1922年11月的一天,彭湃请来许多农民,当众烧毁了属于他的全部田契,把财产分给穷苦的农民,带领农民参加革命 。当初,他的家长希望他成为家族的接班人,而他却成了旧社会的掘墓人 。这是他对旧家风的背叛,与此同时,也逐步形成了新家风 。
1929年,彭湃被反动派杀害,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 。英雄已去,浩气永存 。彭湃骨子里为革命为理想奋不顾身的特质代代相传,在后人的血液里澎湃不息 。
“爷爷为理想而进行实践是无私彻底的 。”彭伊娜说 。在彭湃的感召和带动下,彭家多人前赴后继走上革命道路 。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先后有7人牺牲,其中6人被追认为烈士,最大的35岁,最小的才17岁 。
作为红色家族的后代,彭家人没有把自己看成特殊的人群,也不懂得利用一些关系去谋求什么 。他们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为家乡和社会的发展呕心沥血 。
彭湃的两个儿子,彭士禄与彭洪自小就是孤儿,靠人民群众的掩护帮助,吃着百家饭幸存了下来 。其中彭士禄15岁时,几经艰难被周恩来接往延安,之后留学苏联,他是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83年,他主持了大亚湾核电站的前期工程,为我国科技事业、核工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他从不居功自傲 。
- 关于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管理心得体会优秀范文5篇
- 大学生家教心得体会优秀例文【三篇】
- 找家教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价格
- 家教面试,一般会问哪些常见的问题,如何回答
- 分享是一种快乐作文优秀5篇
- 家教的经验分享
- 大学生家教社会实践报告
- 精选多篇 家教工作简历自我评价
- “po文”- 发现优秀创作者,与文学圈的新潮相连!
- 优秀职场励志文章:最好的回报,便是投资你自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