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 , 周平王将西周王室东迁 , 建立东周 , 春秋时期开始 。由于此时的周王室已经日渐衰弱 , 加上一些诸侯、卿大夫势力的日益增强 , 几个大的诸侯相继成为中原霸主 。这些大诸侯国的军队主要由公室军队和世族军队组成 。
公室军队多建于西周诸侯受封立国时 , 主要成员是国人中的士和农 。士以习武打仗为主要职业 , 作战时充任甲士 。农就是庶人 , 除老弱残疾者外 , 所有成年男子都须接受军事训练 , 三季务农 , 一季讲武 , 每隔3年进行一次大演习 。
遇有战事 , 要随时听从调发 , 充任步兵 , 役期依战事的长短而定 。世族军队是卿大夫在自己的封邑上设置的军队 , 从军人员也以封邑及其周围的士和农为主 。
当时的某些较大的城邑还有邑甲 , 有的属于国君 , 有的属于卿大夫 。这样一来 , 邑甲就成为了公室军队与世族军队的补充 。
各国卿大夫有其独立的军事组织 , 有宗族部队和私属部队 。这些部队都是凭着封建从属关系组织起来的 。各国军队的主要成分除国人外 , 还征发所属的农民服役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各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不再是周天子 , 而是各诸侯国的国君 , 这时期诸侯国军队的主要成分是士族和农民 。
春秋末期 , 井田制日趋瓦解 , 军赋再次扩征 。有的实行用田赋 , 如晋国六卿实行的田赋制 , 就是按田亩数量征兵、征赋 , 其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 。
生活在军事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相结合制度下的农民 , 平时生产和参加军训 , 战时聚集成军 , 在太庙命将 , 发放车马、甲胄、兵器 , 战毕解甲归田 , 保留着“寓兵于农”的传统 。
中小以上贵族充任甲士 , 他们一般不参加生产劳动 , 平时身佩兵器 , 从事习武和各种军事活动 , 或参与政务 , 战时则为军队骨干 , 并充任各级军职 。
中原各国的国君 , 由于宗族的内讧和对外战争 , 以及国人的叛离和农民的反抗斗争 , 权力逐渐削弱了 。而某些卿大夫却在逐渐强大 , 国的军事组织不可避免地为卿大夫所分割以至于瓦解 。
与此同时 , 地方郡县的军事组织在不断生长和发展 , 郡县的军队逐渐成为了很有作战能力的部队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到了战国时期 , 各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军队 , 国君掌握着军队的征调大权 , 国君之下设立独立的军事系统 。这个时期普遍实行的兵役制度是郡县征兵制 , 农民是主要的征集对象 。
战国时期 , 各国中心区普遍设县 , 边地也越来越多地分设郡 , 县和郡就成为征兵的地区单位 。于是 , 郡县征兵制度推行到全国 。
各诸侯国随着县、郡等地方行政系统的建立 , 普遍实行博籍制度 。博籍就是到应征年龄的男子必须登记 , 以备征调 。比如秦国规定 , 凡17岁男子必须向官府登记 , 称为“博” , 博籍后 , 从23岁起 , 守卫京师一年 , 称“正卒” , 守卫边防一年 , 称“戍卒” 。据《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 , 实际上男子15岁就博籍 , 以后随时有被征调入伍的可能 。商鞅曾提出将丁男、丁女、老弱分别编组成军的建议 。
一般来讲 , 服兵役的年龄 , 大概从15岁至60岁 。但当遇到大战 , 往往征发全国壮丁 , 倾国以赴 。若是一般小战 , 则只征发与敌国邻近的郡县壮丁去作战 。其他郡县就休养生息 , 以备将来 。
各国的常备兵大多是考选出来的 , 有特殊的待遇 。通过几种严格的考核 , 中试的就可以免除全户的田宅租税 。当时各国出兵时 , 往往以常备兵带领新征发来的士兵作战 。
- 女真时期的叶赫古城
- 抗战时期,日本究竟盗走了我国多少文物?网友:可以买下几个日本
- 为什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很多人出身贵族!
- 古代快递业的里程碑:魏晋颁布《邮驿令》
- 文史明清时期的讼师,为何都是“恶讼师”
- “匹夫”在骂人时有微贱之意,其最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出现
- 为什么孔子的仁爱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欢迎?
- 民国时期一根金条,相当于现人民币多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战国时期燕赵四大美女,没有她们历史都会改写
- 天龙八部的武功明显比倚天时期高,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张无忌比乔峰厉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