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王阳明绝世功业背后的秘密:不动心

阳明曾与王纯甫书指出:“变化气质 , 居常无所见 , 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 , 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 , 始是能有得力处”(《与王纯甫》 , 《全书》四 , 第96页) 。人在遭受巨大的人生波折、失败、困苦、屈辱的时候 , 精神和心理状态能够不为环境的变异或个人的得失所影响 , 这不仅是一个意志是否坚强的问题 , 而是一个整体的世界观问题 , 也是一个人精神锻炼、修养程度的检验 。普通人的烦恼、沮丧、压抑、不快、怨恨等 , 在阳明看来 , 都是精神锻炼不够造成的“动心” 。而君子在任何情况下能“无入而不自得” , 就是要能够做到在这些情况之下“不动心” 。这绝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境界 , 尽管人的心理的先天素质与定力不同 , “不动心”的境界作为主体性的成熟和内在力量的表现 , 是需要修养锻炼而后才能达到的境界 。正如李翱所说 , 自孟子以来 , 儒家并没有忽视对这一种境界的追求 。二程亦云:“君子莫大于正其气 , 欲正其气 , 莫若正其志 。其志既正 , 则虽热不烦 , 虽寒不栗 , 无所怒 , 无所喜 , 无所取 , 去就犹是 , 死生犹是 , 夫是之谓不动心”(《遗书》二十五 , 《二程集》 , 第321页) 。这是对孟子、庄子皆有所继承 。阳明与王纯甫书虽在正德七年 , 事实上这也是他后来经宁藩之变与张许之难“得力”之处所在 。
站在这个立场上 , 人生的变故正是考验和锻炼这种境界的机会 , “外面是非毁誉 , 亦好资之以为警切砥砺之地 , 却不得以此稍动其心 , 便将流于日劳心拙而不自知矣”(《答刘内重》 , 《全书》五 , 第110页) 。阳明还说:“毁誉荣辱之来 , 非独不以动其心 , 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 , 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 , 正以其无入而非学也 。若夫闻誉则喜 , 闻毁则戚 , 则将惶惶于外 , 惟日之不足矣 , 其何以为君子!往年驾在留都 , 左右交谗 , 某于武庙当时祸且不测 , 僚属咸危惧 , 谓君疑若此 , 宜图所以自解者 。某曰君子不求天下之信己也 , 自信而已 , 吾方求以自信之不暇 , 而暇求人之信己乎?”(《答友人》 , 《全书》六 , 第115页)阳明曾说 , 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 非是容易” , 以上所引几封答人书皆作于居越以后 , 是阳明自己“当利害 , 经变故 , 遭屈辱”的经验之谈 。只有真正了解阳明正德末年经历的巨大人生困境 , 和面对的严峻的生存考验 , 我们才能了解“良知”的学说对阳明自己早已超出了纯粹伦理的意义 , 而涵有生存意义上的智慧与力量 。擒濠之后的阳明 , 他的盖世之功非但未得任何肯定与奖励 , 反而遭到内官在君前的恶毒诋毁 , 在“暗结宸濠”、“目无君上”、“必反”等被罗织的六大罪名之下 , 阳明处于“君疑”的处境 , 随时有杀身灭门之祸 , 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士大夫所遭遇到的最险恶的人生处境 。面对如此危如累卵的艰险处境 , 阳明所以能处变不惊 , 历险而夷 , 是和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精神性的成熟稳定不可分的 。
王畿曾指出:“先师自谓良知二字自吾从万死一生中体悟出来 , 多少积累在 , 但恐学者见太容易 , 不肯实致其良知 , 反把黄金作顽铁用耳 。先师在留都时 , 曾有人传谤书 , 见之不觉心动 , 移时始化 , 因谓终是名根消煞未尽 。譬之浊水澄清 , 终有浊在 。余尝请问平藩事 , 先师云 , 在当时只合如此作 , 觉来尚有微动于气所在 , 使今日处之更自不同”(《龙溪先生全集》卷二) 。王畿这个记述所以值得注意 , 就在于他明确指明良知说的生存意义 , 即良知作为不动于心、不动于气的本然状态的意义 。阳明正是在那样险恶的情境下“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 , 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 , “毁誉荣辱之来不以稍动其心” , 由于他以高度稳定、平静、沉着的态度泰然处之 , 即处危不动、处急不惊、处变不乱 , 最终摆脱了危机 , 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只有从这里才能理解良知说从“百死千难”、“万死一生”中体悟得来的说法 。在经历了江西之变以后 , 他终于确信 , 良知说不仅可以使人达到道德的至善 , 而且依赖它 , 人可以真正达到他向往已久的“不动心”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