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讨价还价?这个回答比“不可以”管用100倍

前两天 , 刷到一则朋友圈:“这届孩子真是干啥啥不行 , 讨价还价第一名 。 ”
对此 , 我真心实意地点了个赞 。
不得不说 , 同一个世界 , 同一款熊孩子——
吃早饭的时候 , 他扒拉着盘子里的食物 , 一声声“妈妈”、“妈妈”叫得人心脏砰砰跳 , 灵魂快要出窍:
“妈妈 , 面条可以剩一点吗?”
“妈妈妈妈 , 那碗里的西红柿可以不吃了吗?”
“妈妈妈妈妈妈 , 今早的煎蛋好像太焦了 , 我能不能留给爸爸吃?”
看电视、玩游戏的时候 , 他更是“寸土必争”:
“可以多看5分钟吗?”
“再玩最后一局行不行?”
等他坐在书桌前 , 准备写作业了 。
不用说 , 今天又是“讲价半小时 , 学习三分钟”的一天:
“描红的生字就不写了吧?”
“应用题不写公式只写答案行不行?”
“英语读10分钟够了吧?12分钟呢?15分钟总行了吧?”
最终 , 一个老母亲仅存的温柔 , 就这样被孩子的“可以吗”、“行不行”一点点消磨殆尽 。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 , 孩子最大的乐趣就成了跟父母讨价还价 。
无论是吃饭、睡觉 , 还是写作业、玩游戏......反正绝不能让大人占一点“便宜” 。
逼得老母亲一边脸色铁青地重复着“不行”、“不能”、“不可以” , 一边在心里揍了他千千万万遍 。
可实际上 , 孩子爱讨价还价也不全是件坏事 。
当你的孩子开始学会“讨价还价”的时候 , 恭喜你 , 这意味着孩子距离“长大”又近了一步 。
孩子讨价还价?这个回答比“不可以”管用100倍文章插图
讨价还价
是孩子的思维在发育
看《少年说》的时候 , 《爸爸去哪儿》的总导演谢涤葵就曾和女儿上演过一出典型的“讨价还价”:
首先 , 站在台下的谢导向女儿提出了一个要求:
好好吃饭 , 以后每顿吃两碗饭 。
女儿一听 , 赶忙表示:“差不多一碗就行了吧 。 ”
见爸爸不松口 , 女儿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一碗半总行了吧 。 ”
孩子讨价还价?这个回答比“不可以”管用100倍文章插图
当谢导再次强调“一定要好好吃饭、不挑食”的时候 , 女儿沉默了两秒 , 突然质问爸爸:
“你自己还不是一边吃饭 , 一边打游戏!”
孩子讨价还价?这个回答比“不可以”管用100倍文章插图
此话一出 , 谢导彻底熄了火 。
孩子讨价还价 , 并非是因为故意“找茬儿” 。
当父母对孩子提要求时 , 如果孩子的第一反应不是哭泣、发火 , 或是闹情绪 , 而是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 这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协商”的思维模式 。
他们甚至还会根据父母的反馈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调整:
“两碗太多了 , 一碗行不行?
如果还不行的话 , 一碗半总可以了吧?”
这种“讨价还价” , 要求孩子的大脑在短时间内高速运转 , 一方面要根据父母的反馈提出新的方案 , 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谈判”逐渐弄清楚父母的底线 。
不但锻炼了语言表达 , 还提升了逻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
不敢讨价还价的背后
是被压抑的真实需求
讨价还价 , 是孩子成长必经的一个阶段 。
相比和父母讨价还价的孩子 , 那些父母要求什么 , 哪怕做不到 , 也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的孩子 , 其实才是最让人操心和担忧的 。
不敢讨价还价 , 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有的孩子是出于恐惧 。
如果每一次向父母提出异议后 , 都会被严厉拒绝 , 那么久而久之 , 孩子就会发自内心地认为:协商和沟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 只有恐吓和暴力能主宰一切 。
还有的孩子是因为习以为常 。
虽然心里对父母的要求感到不满 , 但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无济于事 , 所以干脆先答应下来 , 等到了真正做事时 , 要么故意磨蹭 , 要么置之不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