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在前:由于《道德经》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众多有识之士先后从不同角度对《道德经》进行了解读。结果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论道深奥玄又玄,路人感叹看不懂。笔者的观点是:让《道德经》走进日常生活中,把《道德经》还给普通老百姓。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为解决当下遇到的人生困惑提供一些参照。本人慧根太浅,悟道不深,仅存一份弘道之热心,愿为此尝试。
文章插图
【古文今诵】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常无,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第34章
文章插图
【古文今译】大道像无边无际的流水一样广泛流行,上下左右无所不到。万物依赖道生长,而道从不推辞,道完成了滋生万物的功业,而不占有名誉。道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道为“大”。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文章插图
【古文今解】老子在本章中再次谈到了道的形态,道的品格。道的形态如同无边无际的流水,润泽于天下万事万物。道的品格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二是功成而不名有,三是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老子在本章的最后揭示了不自为大方能成其大的真理。
下面我们重点解读一下“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这句话。
大道广泛而存,如同无边无际的流水,无处不在,自然无为,成就万物。浩瀚宇宙间因为有道的存在,星辰才有序而列;大美自然界,因为有道的存在,才有春夏秋冬的四季而序;烟火尘世中因为有道的存在,才有了彼此之间的和谐而处……道极大极大,大到无所不包,道极小极小,能入万物之中;虽然大道无痕,尽管大象无形,但我们还是能感觉到道的运动规律。笔者认为,道就像自然界的风一样,我们看不到风的样子,但是我们会通过树叶的摆动感知到风的存在。因此,就有了国风、党风、家风,就有风尚、风气、风俗。遵道而为就会一帆风顺,逆道而行如同顶风违纪。
文章插图
下面我们重点解读一下“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句话。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核心观点就是“反者道之动”,为此我们可以在很多章节中看到有关反者道之动的句子,例如本章中的“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句话;第七章中论述的“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第六十六章中论述的“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等。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句话蕴含了老子高等的哲学智慧。第一,任何人都不能妄自尊大,否则别人反而会把你看扁;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贪大,树大易招风;第二,只有把保持谦卑的心态,把一件一件的小事情做好了,才能不断成就大事业;第三,尽管成就已经很大了;我们依然要保持“小”的风格,做一个低调的人。
文章插图
【古为今用】 衣养不为主,做智慧父母
本章描述了道的三大品格:一是万物依道生长而道从不推辞;道完成了滋生万物的功业而不求名誉;道养育万物而不主宰万物。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方面,理应从本章中开悟智慧。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说:生你养你容易吗?现在你翅膀硬了,竟然敢不听家长的话了……其实,这样管教孩子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第一,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清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行事风格,他们有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权利,他们更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的内动力。所以,我们不能强求孩子一定要听父母的。第二,当父母过度的干预孩子考什么学校、找什么工作、处什么对象等,孩子会感觉到一种压抑感和被迫感,这就会导致孩子内心的叛逆,从而使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愈发紧张。
- 红楼梦里,贾琏为什么老喜欢地位低下的女人这样分析你可赞同
- 封神榜三位圣人的实力那个最强,为什么元始天尊成为最后的赢家?
- 西游记,为什么孙悟空早就知道,他已经飞出了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 孙悟空为什么那么强原因是有两大神通,只是很少使用
- “为什么没人收孙悟空当坐骑?”哈哈哈怕被毛扎可还行?
- 天蓬元帅掌管8万水兵,为什么配不上一个嫦娥?
- 李白为什么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 曹植为什么会怀才不遇?才高八斗的确不假,醉酒误事也是真
- 寇准作为一代名相,为什么结局却这么凄凉
- 为什么一定要读《地藏经》四位高僧大德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