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排练滚灯舞
近年来,凉州区永昌镇以“非遗传承人+专业老师”方式,有效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滚灯舞”起源于永昌镇石碑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闹滚灯由来已久。滚灯也叫“顶灯”,属一种祭祀性舞蹈,2007年滚灯舞被列入我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使滚灯舞更好地传承发展,石碑村与和寨九年制学校采用“非遗传承人+专业老师”的方式,让“非遗”走进学校向“娃娃徒弟”教学。
年轻的“后浪”肩负着祖国文化自信的未来。为了使滚灯舞在传承中得到更好地发展,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武威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付泓在入校指导前,特意到石碑村拜访滚灯舞非遗传承人,了解滚灯舞的历史与演变。付泓在传统滚灯舞的基础上,融入了童真童趣的故事情节,使滚灯舞生动起来,大大增强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索热情。
付泓被孩子们的热情所感染,他说:“在永昌镇,有这样的一个传统文化基因存在,我们有责任把滚灯舞传承下去。”滚灯舞表演队的孩子们也兴高采烈地告诉采访人员,一定要把滚灯舞学习好、表演好,争取让家乡的“非遗”舞蹈在全国的舞台上展示。
“非遗传承人+专业老师”的方式让滚灯舞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承“非遗”从“娃娃”抓起,这些“娃娃徒弟”将是“非遗”文化发展的明天与未来。
【凉州区永昌镇:非遗传承从培养“娃娃徒弟”开始】【来源:武威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对话非遗人:赫哲族传统服饰
- 非遗年画进社区 传统文化迎新年
- 【非遗五进】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 【节目预告】让昆曲回归松江让非遗绽放光彩
- 向阳生长--陀乐乐团的非遗世界音乐之路
- 剪红纸,迎新春,天元中学举办非遗剪纸活动
- 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人
- 操明花:传承非遗文化 唱响徽州民歌
- 在浙南产业集聚区:遇见非遗之美!
- 非遗节目走进景区,游客大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