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嫌弃她,张爱玲不待见她,而她却活成了童话中的模样( 二 )


林徽因嫌弃她,张爱玲不待见她,而她却活成了童话中的模样
文章插图
两人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不同的成长经历。张爱玲身处的世界动荡不安,不尽人意的家庭关系、颠沛流离的求学生涯让她对现实社会持批判态度。冰心则出身于书香门第,幸福的家庭、美满的婚姻让她在糟糕的时代背景下仍然心怀希望,构建存在于自己内心的、“真善美”的理想国度。张爱玲的小说大多以男女的爱情纠葛来批判世态炎凉,她的“爱”是面向个体的,冰心的作品则是从个人的品格延伸到对整个社会的要求,她的“爱”是洒向人间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碰撞必有火花,民国时期常常有人把这两位风格不同的女作家做对比。张爱玲给出的回答是:“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在张爱玲眼中,冰心凭空塑造出来的“真善美”是矫揉造作,她构想出来的美好世界也空洞无力,根本不配与自己相提并论,而冰心眼中的张爱玲也不过是假装清高,两人的关系水火不相容。
林徽因嫌弃她,张爱玲不待见她,而她却活成了童话中的模样
文章插图
民国文人之风骨冰心在读者和同时期作家眼中的形象大不相同,除林徽因、张爱玲之外,鲁迅、苏青、徐志摩等人也或直接、或间接地表露对冰心的讥讽态度,究其原因,与民国的文人风骨是分不开的。在压抑、苦闷的大时代背景下,民国时期的文人大都愤世嫉俗、桀骜不驯,冲破旧思想的禁锢、抨击当下黑暗现实的批判精神,在张爱玲、鲁迅等人的作品中都有大篇幅的体现。相较之下,冰心的作品与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骨是相对脱轨的,有粉饰太平的意味。同时期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如刀枪剑戟般直指当时中国社会堕落的根源,试图用文字将处在迷茫、混沌中的人们唤醒。冰心的批判力量不足,无论多么细腻、优美的文笔在民国文人的眼里,也都刻着“矫情”的大标签。
林徽因嫌弃她,张爱玲不待见她,而她却活成了童话中的模样
文章插图
结语:民国文学的革新有划时代的意义,现实批判、理想浪漫皆是留给后来人的宝贵财富,文人相轻常有发生,存在于那个时代的争奇斗艳不足以定功过。时至今日,冰心依然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那个被读者亲切地叫做冰心奶奶的“世纪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