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军:青春“新版李向阳”


李铁军:青春“新版李向阳”
文章插图
李铁军:青春“新版李向阳”
文章插图
1951年4月28日出生在山东烟台且土生土长的李铁军,1968年,凭借着堂堂相貌和文艺表演专长被招进了青岛话剧团,那一年,李铁军高中毕业,刚刚17岁。
李铁军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他身材标准,体格健壮,洋溢着一股抵挡不住的青春气息,外在条件颇符合当时流行的“工农兵”气质,故此很受团领导器重,被当作团里的“顶梁柱”,频频上新戏担任主演。
李铁军在剧团日复一日排练和演出新编时事话剧,转眼间,五六年的光景过去了。这时,作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即将上马厂里的第三部“重拍片”—《平原游击队》。
李铁军:青春“新版李向阳”
文章插图
此时的李铁军正在山东济南演出本团描写“青年突击队”生活的新编时事话剧《码头风云》,他与唐国强一文一武演着“对手戏”,而台下观众席上正坐着一位既普通又特殊的观众,他就是长影厂的老导演周予。台上李铁军的表演渐渐吸引了老导演的目光,他在观看完全部话剧临近尾声的时候,郑重其事地在演出节目单李铁军的名字上,用笔画上了一个圈。周导的用意与正在忙着四处寻找演员的《平原游击队》并没有直接关联,他只是欣赏演员本人,意想作为自己以后新片的后备演员。
阴差阳错上“太行”
当时,为了重新拍摄《平原游击队》,摄制组人马跑遍了整个中国,不遗余力地四处寻觅男主角李向阳的合适人选。显而易见,老版《平原游击队》里深入人心的“李向阳”郭振清,因为年代和年龄的关系,肯定不能再来扮演这一人物形象了。当时,摄制组相关人员分为五个组,足迹遍布祖国大好河山,共花费了近3万元天价的差旅费,最后在中国评剧院、上海电影制片厂、武汉军区、丹东文工团、兰州空军文工团等专业文艺团体,共挑选了多达96个“李向阳”的候选人,这里既有当年主演《小兵张嘎》的安吉斯,也有频繁上戏的李俊海,还有一连在长影厂出演多部电影的叶志康,以及多年以后在影视界自成一体表演风格的吕晓禾、石维坚……96个帅小伙,个个相貌英武,人人气宇不凡,李铁军身在其中。说起他是如何被“歪打正着”挑选进来的,倒充满了喜剧意味。
李铁军:青春“新版李向阳”
文章插图
原来是李铁军被周予画上了一个圈后,周予便出于爱才和好心,积极向《平原游击队》剧组的导演武兆堤和他带上的新徒弟常甄华推荐。起初两个导演认为,他们摄制组已经去过青岛,在那里根本没有找到符合剧情形象的好演员,而周予则说明是在山东济南发现的人才,并极力劝说还是让导演看一看人再下结论。于是,作为剧组副导演的张普人与演员李希达奉命前往青岛话剧团,赶紧去找“漏网之鱼”李铁军。
这时的李铁军对此事并不知情,他刚刚从上海参加完文艺演出,回到青岛。当团里派人到家里时,他正在集市上买劈柴,回到家里放下烧火的劈柴,又到同事家串门。最后剧团四处寻找,李铁军才知道了事情原委,但他一脸茫然,因为早在刚进团的时候,同事们就拿他与爱讲究的另一个“小生”唐国强做对比,认为大大咧咧的李铁军平时稀里马虎,最不上相,所以,如今找他去“试镜头”拍电影,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当他来到剧团办公室,一进门,首先看见李希达,就乐了,这不是不久前刚看过的电影《艳阳天》里的会计马立本吗?银幕上的演员在真实生活中出现了呢!而李希达见到李铁军也不禁咧开了嘴,因为他初见李铁军,立刻产生了一种非常自然的认同感,而一旁李铁军并不相熟的副导演张普人也表示赞同。只是张普人看到李铁军一身便装,就以他那南方人特有的细腻,慢条斯理地用温和的话语征求李铁军的意见:“你的头发能不能剃?你的衣服能不能换?”李铁军下意识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