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代这段时期,为什么很少被提起

一起来发表自己的宝贵意见,祝看到文章的你幸福新的一天新的气象,小编希望各位读者每天都有一个好的心情
关于五代这段时期,为什么很少被提起
文章插图
梁唐晋汉周,朱李石刘郭,都来十四帝,拨乱五十秋。请各位仔细想想,同为乱世,春秋战国大争之世,诸国混战开创了一个文化历史的场合,三国时代又是何等的响亮,关羽张飞等盖世名将书写着辉煌,就连同为乱世的南北朝时期,也被冠以民族大融合的名头,但是五代这一段时期,似乎被众人刻意的遗忘了。
关于五代这段时期,为什么很少被提起
文章插图
罗贯中所著残唐五代史演义其实这段历史之所以不常被提起是有着很深的缘由,无论是三国、春秋还是战国,以其为原型创作的小说数不胜数,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他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的地位可谓深厚,所有人几乎都是把他当做正史来读,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众人的口口相传中,这段历史也就显得不是那么神秘,除此之外,像南北宋时期,春秋时期都有这样的文艺作品,他们间接或是无意当中起到的宣传作用,不可忽略,反观五代,似乎数得出来的作品都十分的少,最著名的仍然还是罗贯中先生所著的《残唐五代史演义》,可论内容上,说实话和后来的《三国演义》是没法比的。导致 《残唐五代史演义》更像是写《三国演义》之前的练笔之作。直到后来蔡东藩先生又写了《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其中一则《五代史演义》,算是补上了一个缺口,但是其影响力却是十分有限。至于正史方面,最著名的二十四史里面有两部,一部是薛居正的官修史书《旧五代史》,还有一个便是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其中《旧五代史》的资料是比较全面的,我认识这个五代十国的启蒙书就是它,因为编著的时候五代经历才刚刚完结,许多人正是从那个动乱的年代走过来的,大量的资料还是保存完好的,但它也有显著缺点,局限于成书时间,有些地方过于繁琐,甚至是照录前代的实录,这样它就不能很公正客观的评价,甚至有些地方为尊者讳,高度赞扬,并且虽然著述者都为当时文豪,但成书时间段,文学性没有体现出来,文章写的不是十分高明,观点也不是很统一。在我读的时候十分困难,虽然我并没有资格评判《旧五代史》如何如何,但作为读者,我更把它看做是字典一样的书籍,便于查阅。
关于五代这段时期,为什么很少被提起
文章插图
大唐国土但《新五代史》就不同了,我们都学过《伶官传序》,其文学性可见一斑,著书的欧阳修不但当世有名,其篇章更是流传千古,所以《新五代史》在这一方面不成问题,再加上欧阳修本人私修史书,没有时间限制,因此可以更加细细的雕琢,这是他的优点。可他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新五代史》的成书规模不如《旧五代史》,由于欧阳修加入本人的见解,所以自以为是的删去了许多应当保留的历史史料,要知道中华书局出版的《旧五代史》一共六册,而《新五代史》只有三册,而且据考证《旧五代史》所描写人物多达四百多位,而《新五代史》只有他的一半。当然这两本书都是传世千古的名作,均可以相互参阅补充,但后来由于人为喜好的因素,导致《旧五代史》失传,只保留了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这样更是导致人为史料的遗漏,知道后来清朝时,才从《永乐大典》里面整理出来,这样一来时间已经过去了百多年,《三国演义》也早已成熟多年,于是五代的影响便慢慢弱了下来。直到今天。我作为一个平头老百姓,为什么想说一说这纷乱的五代,并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严谨的史学研究者,我只是想把一些想说的,想做的做出来,用我个人的语言及观点,再现那段纷扰的历史,如果我的观点恰好与您相同,那说明我看到了您的著作在此处做了引用,如果我本人观点不正确,也请指出批评,因为我只是代表我自己,不代表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