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杂谈
岁末年初是盘点的时刻。这几年,“年度好书”“必读书单”等一直是盘点热门话题。朋友圈里也经常看到琳琅满目的书单,除了出版单位或媒体机构推荐之外,还有名人“私房书单”。书单,似成今日阅读标配。
有的书单出自专业推荐者精心选择,附有精到的推荐语,对阅读确有引导指示之功。有的书单主题明确,单内图书搭配科学,好似讲究“君臣佐使”之药方;有的书单在阅读调查基础上开列,虽未必符合个体所需,却反映阅读时尚,有开阔眼界之用。相信喜欢阅读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获得一张优秀的书单,不啻于手握遨游知识海洋的罗盘。
【阅读:打开永远比收藏更重要】不过,书单繁盛表象之下,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现象也十分明显。有些书单粗制滥造、鱼龙混杂,是以推荐之名行推销之实的“广告式书单”;有的书单毫无借鉴意义,只是买书读书流水账,可谓“账簿式书单”;有的书单高深艰涩,固然显示了开单人学识渊博,却无法调动阅读兴趣,反令人望而生畏,这是“炫耀式书单”;还有的推荐人对所荐之书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开出“糊涂账书单”,令人齿冷。同时,一波又一波的书单花式攻势,让有些读者陷入了收藏、转发书单的迷思,“我们不读书,只是书单的搬运工”,“收藏夹满满而书柜空空”,在书单狂欢中,弥漫着知识焦虑,真阅读反而无人问津。
如古人所言“开卷有益”,对于阅读来说,打开永远比收藏重要;读一本书的意义永远大于转发一百张书单。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书单真正的价值是充当阅读的阶梯。而阅读本身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我们读书是为搞懂一个问题、学习一门知识,此时专题书单就有了用武之地。尤其是在出版繁荣、信息爆炸的今天,一份优质的书单可以帮助聚焦阅读重点,节省盲目搜寻的时间,实现高效率的学习。然而,有时我们阅读并不这么“功利”,只不过为修身养性,陶冶性情,此时抛开书单的约束,找一家书店或图书馆,在书架间“盲目”漫游、信手翻看,任由内心趣味如游丝飘荡,或许更能邂逅与自己心心相印的图书和作者,度过一段美妙的阅读之旅。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说过:“事实上,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给另一个人的唯一建议是不要接受任何建议。”这话巧妙地说出了阅读者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坚信和持守自身的趣味,是每一个阅读者的必修课。
在社交媒体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当下,每一次书单的发布与转发,都可能深刻影响某一颗好学求知的心灵,甚至可能改变一代人的阅读风尚。因此,如何看待和使用书单,不仅是阅读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媒体责任感和专业性的体现。希望新的一年里,我们的朋友圈里多一些高品质的书单,少一点浮躁。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 深度阅读,慧眼识金,找到宝藏
- 商朝因何而亡?专家打开3000多年前的古墓,找到了真相
- 品书香,青岛63中举办首届“虎山文坛”名著阅读竞赛
- 十年阅读精选出来的 7 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 专家意外发现宋朝机关墓,打开墓门后,看到的东西让他们很吃惊
- 14个城市空间的阅读指南
- 包拯是不是清官专家打开包拯墓,发现这一物品后唏嘘不已!
- 高新区金城社区“移动图书馆”:指尖阅读成为“书香金城”新风尚
- 遂平一小开展课外阅读检测活动
- 读《我的名字不叫“等”》,感悟作者的阅读、收藏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