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儿童电影史的历史书写( 二 )


正如电影史无法在真空中独自写就一样,电影史学家采用的研究方法无不受其学术背景、文化取向、兴趣领域等多方面的影响。作为儿童文学领域的专业作家和学者,本书作者谭旭东在进行儿童电影史书写时并未孤立地看待电影,而是力图对照当代文化与社会现实,抓住电影与文学、戏剧等相关艺术领域之间的互动与关联,继而进行儿童电影史写作中的阶段性描述与共时性呈现。书中多次提及儿童电影的文学改编问题,儿童电影与戏剧表演间的共性与差异,历代电影人如何从其他艺术门类中为儿童电影积累艺术经验、储备人才、培养观众等关注面向,意在不单只是将儿童电影历史的叙事成分按照编年方式加以组织,而是选取将电影艺术置于更大的话语语境之中的史学策略。
本书不仅是对儿童电影历年发展的纵向梳理与总体回顾,而是将新中国70年间儿童电影的观念与创作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建构起对中国电影史中易被忽略的儿童电影的一种历史阐释。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提出本书尚待发掘的研究空间。在史学写作面临更宽广的问题之时,对影片之外即非影片资料的证据采集,则同样具有很大价值。比如在研究早期儿童电影的观众接受、起到的社会影响及作用时,便可以选取当时出版的报刊资料及评论内容作为影片文本的补充,而有分量的参考文献及其多寡向来是史学论点优劣的标准之一。虽然任何一种非影片资料都不具备绝对客观性,但历史书写本身便不只局限对既定事实的传达,更是史学家通过对大量证据之源进行回溯之后,在与其使用材料的选取与权衡中,作出个人判断的过程。
儿童电影未来的发展与改革路径
整体而言,《新中国70年儿童电影发展史》一书依循历史线索,对应时代背景与文化语境,结合传播方式与媒介环境的变革与更新,对自1949年以来的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描述,展示了70年来中国儿童电影艺术的辉煌成就。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并未因新中国儿童电影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而忽视其发展过程中的缺憾与不足,而是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分析与总结,并与国际优秀儿童电影相对比,从中指出了儿童电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角色形象塑造刻板化、叙事策略模式化、拍摄者的成人视点导致儿童电影中孩童生活趣味的缺失与“儿童本位”观念的淡薄等。正如书中所说,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电影“面对新媒介及市场的变化,具有了自觉的文化工业定位,认识到了娱乐化、商业化和大众化是电影作为‘文化工业’一部分的属性”。作者以此为背景,对儿童电影未来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策略与改革路径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思考。
中国儿童电影是中国电影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儿童文化、社会文化整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儿童电影承载着用影像记录儿童成长,书写情感体验,传播正面能量的使命。笔者认为,儿童电影未来的发展不应只聚焦于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等创作对象,而是与国际接轨,走出“低龄化”“教育性”局限,拍摄适合于儿童与成人共同欣赏的“合家欢”式电影。故事发生地亦不必局限于校园或家庭等常见空间,而是在叙事中充分调动游戏感、想象力与创造性,创作出与主流商业电影合流的儿童电影景观。国内近年来的《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都是受众广泛的“合家欢”电影优秀之作,非常令人欣喜。
鲁迅先生曾说过,“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儿童电影历史值得被记录,被书写。当社会、学界对儿童电影投以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之际,走在历史书写与现实创作之间的中国儿童电影,潜力无限,未来可期。
新中国儿童电影史的历史书写】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