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八十年代念书时候梦想的缘起
九十年代课上不忘的期许
一间图书馆能不能装在一枚储存器里
时光给予了他肯定的回答
满壁的藏书和书桌正中的电脑
碰撞之间是他的真知灼见
“一个人一定要阅读”
移动终端用于储存书籍以便利基础阅读
在碎片中建立自己的体系结构
是他推崇“数字书房”的初衷
【从“有书”到“无书”:北大教授朱青生的理想书房】本期北大学者书房
让我们一起走近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朱青生教授理想的书房
文章插图
“绕不开”的读书路
朱青生是改革开放后的首批高考生,也是那一年镇江唯一考上的艺术专业学生,即今天所说的“艺考生”。按此说来,正是书籍让他做了个与历史结缘的教授。
文章插图
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绘画时,朱青生就不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学生了。他意识到当时在学院每天练习的写实绘画再现能力,已经不能适应艺术在出现了机械摄制技术之后更为紧要的发展要求时,为了表达自己的决断,他从《人民画报》上找了一张公开发表的照片,临摹画成了一幅“油画”。画完以后,把那张照片剪下来贴在画的中间,并题名《现实主义》。这让他的老师们发现了他另有的一种思考力、创造力和研究天赋,于是就让他做本系几乎所有文化课的课代表,包括外语、中文,当时专业课的任课教师默许他在要上一周的油画长期作业课程时只去一、二次,其余时间可以读书。这就是朱青生学者之路的开端。
文章插图
如今朱青生的书房中仍有他“第三抽象”的创作实验
后来他顺利进入中央美院攻读艺术史,成为邵大箴先生的第一位研究生,正所谓“邵门大师兄”。朱青生所就读的美术史系的资料室也照顾这块“读书的材料”,开放时间过后,他可以被锁在里面“值班”到天明,借着这个机会,他在资料室“睡”了两年。别人读书论本,朱青生读书论架。
通过这些书籍,朱青生得以接触到一些知识,思考能力有所提升,科学、哲学、历史学与文学涌入他的视界。
文章插图
考察博物馆
朱青生转向了艺术史的学习与研究。在他看来,艺术史不仅是研究艺术的历史,它还“研究古往今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群体或个体在特定条件和状态下所产生和遗留至今的物化结果和图像痕迹”。朱青生利用自己从书中获得的知识与理论觉悟,构建出认知与思考框架,借助艺术史,对人的问题进行追究,利用图-词-物的对应思考方式,用图像并行于文献和考古实物,来解释历史问题。同时他又强调艺术经历现代艺术革命之后,具有摆脱理性局限和语言、解放人性、开向人类未来创造的特殊作用,他也因此成为80年代以来中国实验性艺术探索的主要领袖之一。
一直到后来留在央美任教、调任北大,朱青生与书结缘至今,未尝分离。
学海无涯 思考不止
在北大任职期间,朱青生曾经有三年进修文字音韵训诂,五年在德国进修,至今,他仍然坚持听课、修习课程,很多同事和晚辈都是他的“老师”。朱青生说:“坐在底下的时候,我就不再是教师。”在课堂上,他听课认真,俨然一副学生的样子,以至于课上发放讲义提纲,他由于年纪大而被认为是混入进修,并非正式选课学生,而被拒发。后来那位课代表在修习几次朱青生所教授的课程之后,才突然明白过来向他道歉说:“您在台上台下根本不是一个人!”
通过多年的阅读与思考,在朱青生已经做过的北大800多种不同的讲演中,“艺术史”早已不仅是艺术的话题,而是关涉人的终极问题,追问人的本性和世界的本质。
- 当年击败北大硕士,拿下诗词大会冠军的37岁外卖小哥,如今变化让人认不出
- 北大天才不顾反对当和尚,父母哭求都拦不住,9年后终于说出原因
- 天才田晓菲,她是海子的知音,13岁进北大,35岁成为哈佛教授
- 为何外国文化中没有书法艺术,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
- 鲁迅日记中提及53次的北大校花真是他初恋?许广平回忆录中这样说
- 校长办公室挂“江湖字体”,外行教书法,北大书法底蕴还剩多少
- 火葬将全面实施?北大教授建议恢复土葬:火葬是将人当成垃圾处理
- 她是“最美退役军人”,北大学霸中的陆战队员,一号首长为她点赞
- 北大团队花4年采访26位网文平台创始人,解码20多岁中国网络文学
- 清朝|乾隆到底长啥样?洋人偷画下乾隆“真容”,网友:看着像东北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