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宜昌市文安之研究会
2019年
总第七十七期
文安之年谱小考
文安之研究
文章插图
十九、网载摘录之六
我国素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说法,语出《诗经·小雅·常棣》。意思是兄弟在家里争吵、争斗,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争议,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这是约定俗成的一个成语,道理不言而喻。然古往今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事例固多如牛毛,而“外受其侮”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就永历朝廷播迁安龙后的大局来看,据《河山已经破碎窝里兀自乱斗》评说:李定国自从演武场事件后,一直没有消除和孙可望之间的隔阂。随着军事上的进展,他的眼睛里似乎越来越没有孙可望;随着永历小朝廷官员的活动,他又越来越倒向朱由榔。最典型的一个行为是:打下衡州后,他令人收拾好一处官邸,说是将来皇帝迁到此地可做皇宫。冬至那天,他率领部下到这官邸遥向皇帝行礼。有人说:我们也应该拜拜自己的国主吧。李定国说:是秦王授官的人去拜吧,其他人都是皇上授的官,既已拜过皇帝,就不要再拜秦王了。李定国的这些作为,孙可望很快都知道了,他既气李定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而宁可去捧僵尸的大腿;又懊恼李定国太会打仗,声望日隆,今后不知如何收拾他。于是孙可望亲率自己麾下大军,从贵阳出来进入湖南,名义上是北上协同抗清,实际上是准备伺机剥夺李定国的兵权。
孙可望率军北上湖南的时候,也正是清廷派大将敬谨亲王尼堪率十万大军南下湖南做一决战的时候。李定国侦知尼堪军队的情况,便布下一个口袋阵拟四面齐出,全歼敌军于口袋中。然而,孙可望得知这一计划后,竟以另有要事的名义悄悄命令冯双礼和马进忠不遵李定国部署,而向他所在的宝庆靠拢。这是老大的命令,二人怎能不从?于是两人也不通知李定国,竟顾自己退军而去。这样,当尼堪率领大军打到衡州时,迎接他的只有李定国一支部队了。李定国率部奋战,从早晨杀到黄昏,苦等援军却一直等不到。直到侦察兵回来告知,才知道出了如此变故。李定国孤军抵挡不住清军的进攻,终于败退下来。那尼堪也是满人一员骁将,趁胜狂追。没想到清军后队没跟上,李定国见尼堪追兵只有几百个人,于是返身接战,竟然斩尼堪于阵中。时为1652年11月。可惜!一次极有把握取得大胜的战役就这样被莫名其妙的内斗葬送了。
清军一知道二人分裂,立刻派军再入湖南。孙可望迎敌大战,结果在宝庆大败。其他将领马进忠、冯双礼等也势单力弱,纷纷失败。结果好不容易收复的湖南又很快陷落。李定国既已在云贵不能存身,只得孤军向广东打去,意图和在福建的郑成功联合。起先倒还顺利,一直打到新会败下阵来。
孙李两人不光分裂,而且势如仇敌。孙可望不断派军攻打李定国。攻打不能奏效,又派大军在云南、广西边界严密封锁,不许李定国进入云南。然而孙可望的所作所为却引起自己部下的不满,他军事上的一再失利,更引起将领们对李定国的怀念和同情。结果在内部的接应下,李定国轻松地打破封锁,于1656年正月径直进入安龙,一下子把朱由榔和永历小朝廷控制在自己手中。然后,李定国拥着永历朝廷直接往省城昆明而去。如此一来,形势翻了个个,变成李定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孙可望自然不高兴,他倚仗自己兵多将广,悍然发动内战,于1657年八月发大军十五万,以“清君侧”为名,大举进攻云南。这是1644年满清入关以来,大汉民族内部第三次大规模内战了。第一次内战,导致弘光朝的迅速灭亡;第二次内战,是绍武小朝廷的迅速蒸发;这第三次,会有什么不同的结局么?
然而这时的孙可望已是众叛亲离。交水一战,部下白文选、马进忠、冯双礼等纷纷倒向李定国。孙可望大败之余,恼恨之下,无路可走,竟北上长沙,投降了清朝。孙可望的降清,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他在大西军经营多年,有深厚基础,部下虽然纷纷倒向李定国,毕竟造成人心混乱;他又在云贵活动多年,尽知地理情况和各处虚实。清廷对他的投降是大喜过望,立刻封他为“义王”,然后决定抓住有利时机,全力进攻。1658年3月,清军20多万兵分三路,从湖南、四川、广西向云贵压来。此时的永历朝廷,还拥有云贵两省和四川南部,总兵力至少在30万以上,但缺少了孙可望的李定国(当然不必再提朱由榔了,他仍然象在刘承胤和孙可望手下一般,无足轻重,仅仅是个符号和摆设了)立刻显露出他眼光和谋略的不足来。仅仅一个月工夫,1658年12月,李定国败退昆明,仓仓皇皇地带着朱由榔和永历小朝廷向西而逃。
- “千头鸟”富安之死自古帮闲多作恶!“千头鸟”富安之死自古帮闲多作恶!
- 如果十节度不死的话,梁山好汉的招安之路将会是另外一番结局!
- 文学“历史化”的有益实践——从《路遥纪事》到《路遥年谱》
- 闹翻|如果晁盖与宋江因招安之事闹翻,鲁智深武松杨志史进等人支持谁
- 宋江|招安之后,宋江从衙门提升到安抚,他多大年纪升职的
- 少华山|《水浒传》中神机军师为何在招安之后才大放光彩!
- 收藏|开国上将王建安之子王海波为军品大王李长东签名,支持收藏事业
- 年谱|为《顾随年谱》指谬
- 水浒传|水泊梁山好汉的宿命,从招安之后,已经注定
- 晁天王|《水浒传》为何吴用会“背叛”晁盖跟随宋江走上招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