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与“虚”,到“人”与“事” ——读宁雨的《郭守敬》( 二 )


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也正是这个规律性,一再向世人表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没有忽必烈帝国的广袤疆域,很难想象郭守敬的“四海测验”如何实现。写出郭守敬的科学建树与元朝政治、经济、军事、民生之间的深刻联系,是宁雨的《郭守敬》值得称道的亮点。
二是故事里的“人”与“事”。
讲故事当然离不开“记事”。“先贤人物”所以成为“人物”,也正是因为他们成就了常人不曾成就的功业。写郭守敬的故事,首先要把郭守敬一生成就的功业,一桩桩、一件件说清楚。比如邢州修桥、西夏治水、奉旨修历、营造大都水系等等。但我比较欣赏的,是在明白晓畅的“记事”之外,宁雨还在“写人”上下了一番功夫。
《郭守敬》的“写人”和“记事”是浑然一体的,差异只在于落笔着墨的角度。同一件事,从“做什么?”的角度看,是“记事”;从“怎么做?”的角度看,便是“写人”。所谓下了一番功夫,是说作者不仅在“做什么”的问题上留意,同时也在“怎么做”的问题上用心。比如,“西夏治水”是郭守敬做的一件大事,而深入地考察研究整个事件过程中郭守敬的行为方式、做事方法,层次分明地写他亲临古黄河灌区做田野调查;考察结束后,在待命的间隙,便着手设计恢复古灌区的蓝图;在意见不一时,坚持“因旧谋新,更立闸堰”的总体思路;开工后,像河工一样吃住在工地上;实行工钱日清日结,以激发河工干劲。就是把笔墨集中到郭守敬是怎么做成了这件事的角度,这便是“写人”。
从“实”与“虚”,到“人”与“事” ——读宁雨的《郭守敬》
文章插图
内页图
在《郭守敬》中,宁雨的“写人”功夫,还表现为把人物自然而然地放到一个经过精心选择的价值系统中去,通过精神归属和价值认同,达到刻画人物的目的。在“奉命修历”一节中,作者写郭守敬来到司天台,看到两百年前的浑仪,“他抚摸一个个零件,满心里充溢着对前辈天文学家的崇敬之情……他感觉每一个铜质的环,都有生命,会呼吸,甚至在跟自己交谈。然而,它们真的太老了。他深深地摇头,在心里说着抱歉。”一个抚摸浑仪的动作,引出一段心理描写,完成了郭守敬与前辈天文学家及其治学传统的精神归属和价值认同。在“授时于民”一节中,新历颁行的第一个立春日,伴随着主祭王恂“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的诵读声,“郭守敬的眼睛潮润了。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土地和庄稼如同至亲的亲人。十四年治水、五年修历、他心中盼望的,就是战乱结束,农民回归村庄和土地,过上安稳的日子。”一个眼睛潮润的表情,引出一段心理描写,完成了郭守敬与“民本”“重农”传统的精神归属和价值认同。
这些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并不是人物后续动作行为的动机,不是情节链条中的一环,不是在“记事”上留意,而是在“写人”上用心。这种精神归属和价值认同,构成了宁雨笔下郭守敬人物塑造的心灵内涵。
宁雨是河北作家,《郭守敬》的写作浸润着桑梓情、故园心。不难想象,作者是怀着对故乡先贤敬仰而温暖的感情,一步步走近人物的。这是宝贵的。更宝贵的是,在走近人物的过程中,作者始终保持着自觉的主体意识和当代作家应有的历史视角,潜入史料的深海而不迷失自我,从而发现历史的深邃与幽暗、纷乱与丰饶,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了人物的辉煌与寂寥。
从“实”与“虚”,到“人”与“事” ——读宁雨的《郭守敬》
从“实”与“虚”,到“人”与“事” ——读宁雨的《郭守敬》
文章插图
河北邢台郭守敬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