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清宫御膳的面纱


揭开清宫御膳的面纱
文章插图
揭开清宫御膳的面纱】吴三桂纳关,顺治登基的时候,满清皇胄还保持着马上民族的习俗,饮食以野物和奶制品居多。御膳房常备的原料有黄羊、野鸡、鹿肉、狍子肉、奶酪、奶饽饽等,带有明显的牧猎色彩。乾隆年同,上至内廷,下至北京的旗人家里,饮食习俗上逐渐有了汉化的痕迹。乾隆帝是个很随便的人,他很欣赏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言,以君临天下,容纳百川的气度,得全国各地进贡的珍馐奖昧而享之。御膳的菜品从此大大丰富起来。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清官内开始设立膳事档案房,专门记录御膳房每天供奉膳食的食谱。清末“满汉全席”中的不少宫廷菜点,就是宫里太监从膳底档中透露出去的。乾隆时期膳底档中已包括了山东菜、满洲民族饮食和苏杭菜点,“三足鼎立”的御膳体系就此形成。
明代的御厨多是山东人,明清两代北京的饭馆绝大多数都是山东人开设的,所以鲁菜是京菜形成的重要渊源,也是清宫菜肴的基本组成部分。清代帝王的饮食变化大致有一个从北到南的走向,带着关外的满族食品到北京,品尝明代官廷中的山东风味的御膳。当二者相融之后,康熙两下江南,乾隆六下江南,在安抚巡幸的同时,发现了令他们爱不释口的苏杭菜。
揭开清宫御膳的面纱
文章插图
乾隆御驾南巡,曾在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下榻。陈元龙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两朝元老,在汉族士大夫中可谓官高爵显。告老还乡后,陈元龙归养于安澜园。乾隆“眷念旧臣”,便驾临陈府以为行宫。陈府家厨陈东官庖艺超群,深得陈元龙的器重,此番圣驾来此,便把协助御厨备办御膳的任务托付于他。陈东官哪敢怠慢,亮出了自己的绝活“糖醋樱桃肉”,为陈元龙脸上增光。这道菜必须用旺火速成才能出味儿,肉丁过油时,要趁肉里的油脂放出时起锅,底油烧热后,下葱、姜、醋、白糖,肉丁过油到再下锅烹炒得一气呵成,不能耽搁。乾隆举箸尝后,正合口味,当即命人赐做这道菜的厨师二两官银。
几日后乾隆起驾,陈元龙不失时机地把家厨陈东官献出。乾隆很是高兴,把陈东官用作随驾跟班儿的御厨。日子一久,乾隆的饮食口味,陈东官已了然于心。关于“苏造”的说法有很多,其中溥杰夫人嵯峨浩在《食在宫廷》一书中的介绍与众不同。由于她在伪满宫廷生活多年,亲眼目睹了溥仪的厨师的操作过程,所以其说法还是较为可信的。她说,在现存的乾隆膳底档中,凡注有“苏造”二字的菜品,都是陈东官的手艺。苏指苏州,造指厨房,清宫曾设“苏造局”。
“苏造”菜味美样多,后来名满京华。“苏造肥鲜饱老馋,火烧汤渍肉来嵌,纵然饕餮人称腻,一脔膏油已满衫。”(引自《北平风俗类征》)“苏造肉”都选用红白相间的五花肉,切成方子,做法与红焖肉略同,不同之处是多用酒,香料重,软烂汤多。此菜传人民间后,制售者在肉锅炖火烧,趁热吃,亦菜亦饭。除五花肉外,还炖有香烂不腥的猪肝肠、肚块、肺头等,这便是京城卤煮火烧的由来。老北京人为了除去猪内脏里的脏气,在锅里放很多姜来祛味儿,但吃卤煮时只觉姜味不见姜块。原来做卤煮之前,制售者把姜块置于锅底正中,用一只残边有豁口的大瓷碗扣在姜上。这样姜味既能析出,姜块又可以留在锅底不与肉块、火烧混淆。
揭开清宫御膳的面纱
文章插图
当年,老饭馆“景泉居”所做的“苏造肉”在老北京最出名。清末,紫禁城外西北角的城隍庙,还有一家专门卖“苏造肉”炖火烧的饭铺,掌柜的姓周,所制“苏造肉”肉烂汤浓,也很有名,每天小伙计挑着肉和火烧,卖给南北长街、南北池子、后门一带的住户们。宫内的太监们也常到铺子来买着吃,但吃时不收钱,等到三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时太监到饭铺还各项欠账。清光绪年间,京东三河县人陈兆恩就在北京街头设摊供应“苏造肉”。后因“苏造肉”要用五花肉作原料,贫穷人家不敢问津,遂演变成卤煮小肠。传至第三代、现年87岁的陈玉田时,经他不断创新,做出的卤煮小肠肥而不腻,肉烂而不榴,深得京城百姓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