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征程|《领航》全国传唱,作曲家亢竹青讲述三天内“爆发式”创作故事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领航中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元旦以来,第九批“中国梦”主题创作歌曲《领航》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本报采访人员专访了该歌曲的创作者、青年作曲家亢竹青。说起仅用三天时间为这首歌谱曲的故事,亢竹青说,这是她之前经历和所见所闻的集中爆发。
伟大征程|《领航》全国传唱,作曲家亢竹青讲述三天内“爆发式”创作故事
文章插图
青年作曲家亢竹青。三天时间创作两种风格版本《领航》的首唱,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但亢竹青接到创作任务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她要写的是这场演出的主题曲,而且时间只有三天。
“当时是六月份,筹备演出的工作人员找到我,只说有个创作很重要,但时间也很紧张,只有三天,要写两种风格的歌曲。”亢竹青回忆,听到这个时间限,自己也觉得很紧迫,“但我没觉得很紧张,因为我不知道这首歌是用来做什么的,就说我可以试试。”
于是她看到了《领航》的歌词,是词作家的集体创作,“这是一首歌颂式的作品,但没有很多口号性的词语。”《领航》给亢竹青留下了这样的第一印象。早年间,亢竹青曾为不少晚会写过歌曲,但这首歌给她的感觉是很朴素。带着这样的感情,她开始谱曲。
三天时间,要谱出进行曲和抒情曲两种风格,亢竹青马上投入创作。从早上8点到夜里11点,她除了上厕所,根本没有离开过椅子。写完两种风格的歌曲,再用一天时间为两首歌编曲,晚上11点约小样歌手,12点进棚录音,第二天再做一下后期,直接就交稿了。亢竹青记得,编曲完成的时候她跟自己的助手说话,这才反应过来脸有点僵,原来这么长时间没说话,肌肉都不听使唤了。
根据《伟大征程》需要再打磨两个版本的歌曲交了上去,不久后亢竹青接到了电话说:“抒情版的通过了。”她问:“通过什么了?”对方说,已经确定《领航》为《伟大征程》的主题歌。亢竹青也很惊讶:“我那个时候才知道,这是文艺演出的主题歌。”
现在想来,亢竹青说当时的自己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我要是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伟大征程》的主题歌,我估计就不敢接这个任务了。”如果早知道这首歌的用途,她一定会很担心,这么短的时间写不好怎么办?一直以来,亢竹青有一个创作习惯,她写完一首歌会把它先放一段时间,过一阵再拿出来看,“那时候脑子基本已经忘了之前写的曲子了,如果再看还觉得写得不错,我才会交稿。”这次创作“推翻”了她以往的创作习惯,“得亏不知道这首歌是用来做什么的,也没有负担。”
得知这首歌的用途后,亢竹青也去参加了创作会,为了匹配文艺演出的场合,又进行了修改。“我之前做过大型晚会演出,知道舞台需要多少人,应该怎么调度。”她回忆,当时总导演陈维亚告诉她,这首歌曲最后,会有一个巨大的党徽冉冉升起,所以希望尾部的音乐再延长,亢竹青也据此进行修改。
《伟大征程》中,殷秀梅、魏松、廖昌永、么红等艺术家为这首歌曲担任领唱。“正式演出前时间比较紧张,我们进行了简单的沟通,艺术家们总是有心灵相通的地方,他们听到歌曲时就能捕捉到其中想表达的感情,录音和演唱都十分顺利,等到‘七一’后这首歌正式发行时,我们又进行了很多打磨和推敲。”
用“父亲”比拟党的形象回忆起三天内的“爆发式”创作,亢竹青很感激自己有四年的从军经历,“我觉得这个经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创作这首歌是我从前经历和所见所闻的集中爆发。”
亢竹青曾在原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工作,还曾参加《西柏坡组歌》的创作,二十几次前往西柏坡学习,“如果没有这个经历,我对党史、对国家的发展都不会有那么深刻的了解,也无法深入下去真正体验战士的生活。”她曾主动请缨去过西藏海拔最高的哨所,战友们一开始都很担心,搞创作的人身体素质肯定不如常年锻炼的战士,怕她高原反应太严重会有危险,“但我坚持要去,如果不到真正艰苦的地方,看不到战士们的生活,情感的根基是不够的,作品一定是飘的。”
创作《领航》不仅唤起了她从军的记忆,也让她心中凝结出一个父亲的形象。“我们总是把党和祖国比作母亲,但我想起的是父亲。党的事业往大了说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无数人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甚至牺牲生命;往小了说,党更像一个家庭的长辈,就像父亲,在外面工作的疲惫是不会给家里人说的,但他默默承担着家庭的责任,这种承载感是深沉的,是另一种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