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农民企业家,30年前就差点在中国干出一个特斯拉( 三 )


除了想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品牌 , 叶文贵还想到了突围之道:汽油车外国企业已经太强 , 而且对环境不好 , 电动车没有污染 , 而且全世界还没有特别成功的 , 如果能做出来 , 会有大机会 。
也许是对电动车会成功的信心太足、太乐观:没有充足的调查研究 , 也没有充分考虑研发和资金投入 , 叶文贵便全身心做起了他的电车之梦 。
初中毕业的叶文贵 , 只是通读了当时所能找到的所有汽车电机、机械方面的书 , 就在1988年初夏 , 于温州最好的华侨饭店租了一个套房 , 开始招兵买马 , 来自航天、造船、冶金等行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纷纷应邀来到温州 。
不到一年 , 开足马力 , 没日没夜的努力之后 , 1989年2月10日 , 在一个春寒料峭的夜里 , 叶文贵和三个同事把自己造的第一辆电动汽车开上了山 。
在这个叫做“雪山”的温州最高峰上 , 叶文贵兴奋地一边喝酒一边看夜景 。
这一天 , 温州最美的夜色属于叶文贵 。
这位农民企业家,30年前就差点在中国干出一个特斯拉文章插图
从研发到上路 , 只用了六个月 , 这辆被他命名为“叶丰号”的白色小车 , 充电八小时 , 已可行驶200公里 , 属当时的世界领先水平 。
第一次造车 , 就达到了世界高度 , 叶文贵底气和信心都更足了 。
随后 , 他专程前往美国考察电动车技术 , 并发现了危机:纯电动汽车电池寿命短、续航能力差 , 已逐渐成为各国电动汽车研究者的共识 。
回国之后 , 叶文贵调整了研发方向 , 从电动转向了混合动力 。
他在温州龙湾经济开发区征了25亩地 , 请来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共同进行开发 。 制造一辆车要用几千个零件 , 有的要费力采购 , 有的买都买不到 , 但叶文贵还是很乐观 , 并且无所畏惧 , 坚持造车到底 。
1990年4月 , 叶文贵推出了叶丰2号 , 这是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动力汽车 。
叶丰2号拥有容量强大的蓄电池组 , 还装上了自行研制的双用双缸水冷汽油发动机 , 这种发动机比风冷式效果好、噪音低 。
次年4月 , 在深圳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研讨会上 , 叶丰2号一鸣惊人 , 得到国内外技术人员的肯定 。 不久之后 , 他收到了更大的好消息:
叶丰1号被国家四部委评选为国家级新产品 , 成为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温州的第一重大科研成果 。
这位农民企业家,30年前就差点在中国干出一个特斯拉文章插图
至此 , 叶文贵已为造车投入了上千万 , 一直不缺钱的他 , 开始感到巨大的资金压力 , 但接连而来的认可让他相信:造车 , 是能成的 。
5 错失良机
由于在深圳研讨会上打响了名号 , 1992年初 , 深圳一家公司找到叶文贵 , 希望展开合作 , 并计划投入五千万的先期资金 。
叶文贵火速与对方展开了合作谈判 , 因为他已决定进一步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 , 并开始小批量试生产 , 正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 。
但合作最终未达成 。
对方想把电动汽车变成温州和深圳共同开发的项目 , 但参加谈判的温州市政府领导表示 , 这是四十年来我们温州最重大的科技项目 , 不能这样卖给你 。
多年后谈起往事 , 叶文贵仍然充满惋惜:就这样把他们推掉了 , 那次机会很可惜 。
一年后 , 来自美国加州的电动汽车专家罗耶·凯勒慕名来到金乡 , 考察刚刚面世的叶丰3号 。 叶文贵带着凯勒翻山越岭一路开到海口试车 , 最终打动了凯勒 , 再次得到一个合作的机会 。
这位农民企业家,30年前就差点在中国干出一个特斯拉文章插图
但这次合作最终也未能成功 。
叶文贵坚持合作生产的汽车要挂“叶丰牌” , 但凯勒却表示 , 挂叶丰牌进不了美国市场 , 必须挂他的牌子 。 这让叶文贵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