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文化之窗|你知道最早的滑雪活动出现在我国阿勒泰地区么?

冬奥会掀起了冰雪运动热。近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为3.46亿。
冰雪表演、冰雪竞赛是一种运动,但其实更是一种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结晶,冰雪之上的各种生产生活方式,凝结着人类在冰面上争夺活动自由权的智慧,远远不是运动这一个词所能概括的。即使“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活动本身,也有超七成参与者的目的是娱乐休闲。
追溯起来,中国冰雪文化在世界上占有独特的位置:万年之前,北方先民便开始了征服冰雪、掌握冰面自主权的行动,我国的阿勒泰更被认证为“人类滑雪的起源地”。
沉睡的阿勒泰壁画:
人类掌握了冰面自主权
阿勒泰地区|文化之窗|你知道最早的滑雪活动出现在我国阿勒泰地区么?
文章插图
2005年,新疆阿勒泰出土的壁画上“绘有许多动物形象与滑雪人的形象线条图形,几个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的图像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先民在冰原雪山之中追逐猎物的生动场景。阿勒泰壁画的出现,将世界滑雪运动的起源提早到旧石器时代晚期,2015年中国阿勒泰被认证为“人类滑雪的起源地”。
阿勒泰地处阿尔泰山南麓,降雪丰富、积雪时间长,为了克服常年冰雪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困难,勤劳智慧的先民借助木板、动物皮革在雪上滑行,与猎物竞逐。正如当地传唱千年的蒙古长调所唱:“在那高高的阿尔泰杭盖山中,身上背着柳木制作的弓箭,双手斜推着滑雪棒的,脚踩红松、白松木制作的滑雪板,很快地滑着奔跑在松树林中的,身后拖着山羊皮囊的,是那勇敢而又灵活、聪明的猎人……”
冰原雪山中,厚厚的冰雪和滑滑的冰层常给古人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滑雪恰逢其时,赋予了人们在冰面上自由活动的能力。它衍生出的一系列冰雪运动的熟练运用,使追击猎物的速度不断提升,为北方先民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时代变迁、朝代更迭,人们利用冰雪资源创造出许多交通工具。
《隋书·室韦传》如此记载:“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气候最寒,雪深没马。……地多积雪,惧陷坑陷,骑木而行。”大意为,北室韦天气寒冷,积雪可以将高头大马掩盖,为了防止掉入深坑,人们选择“骑木而行”。不难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需要使用特别的冰雪交通工具抵御恶劣的交通环境。
因为移动的迅捷性和突出的运输能力,冰雪运动器具受到了古人青睐,诸如“狗车”“爬犁”等走进了古代日常生活。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写道:“为了能够在结冰的路面上行进,人们制造了一种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没有车轮,底部平直,而前端翘起呈半弧型,这种结构特别适合在冰上轻松行驶……他们用来拉橇的狗,有毛驴般大小。”
器具是冰雪运动文化的外在体现形式,它的不断演进实际上体现了冰雪运动的繁荣发展。人们一方面丰富了冰雪运动方式与器具的类型,另一方面更是为它们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底色。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记载了冰床这样一种交通器具:“信安、沧、景之间……冬月作小坐床,冰上拽之。”在冰上,两三人坐在一块冰床上,由人力牵引或者拽动。冰床下镶铁条,可以大大提高滑行速度。到了清代,皇帝及达官贵人所使用的冰床,不仅装饰华丽还能防寒保暖,堪称“冰上游艇”。
《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八旗冰嬉的历史考证》一文中提到名为“乌拉滑子”的鞋子。这种“乌拉滑子”常用于女真族及满族,“将嵌有滑条的木板缚于乌拉鞋底下,手持木杖撑动,滑行于冰上。”随着“乌拉滑子”的进一步演变发展,清代,一种嵌有冰刀的铁质冰鞋问世。其形状更类似于现代冰鞋,开始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色彩。比如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有这么一段情节,安陵容凭借一段别出心裁的冰上舞蹈重获皇帝恩宠,而她脚下穿着的就是类似于这样的铁制冰鞋。
阿勒泰地区|文化之窗|你知道最早的滑雪活动出现在我国阿勒泰地区么?
文章插图
阿勒泰地区|文化之窗|你知道最早的滑雪活动出现在我国阿勒泰地区么?】何人冒寒作冰戏:
冰雪运动文化被制度化沿袭
“看湖山雪景,瑶林琼树,翠峰似玉,画亦不如。”赏雪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冬季雅趣,以雪煎茶、咏诗作赋,反映出古人的闲情雅趣。静态的雪景令人心旷神怡,动态的冰戏给冬日平添了几分热闹。在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俗习惯、价值取向等多种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古代冰雪运动文化除了实用特征外,不断拓展边界,呈现明显的制度性。滑雪、滑冰等运动渐渐具备了赏玩、娱乐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