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湿易干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2022年1月20日,我们将迎来大寒节气。“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此时虽然十分寒冷,但也能隐约感受到大地春回的迹象。那么,大寒时节,养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长春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这样说↓↓↓
文章插图
大寒多睡1小时
大寒正值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冬季,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大寒养生要顺应冬季“藏”的原则,最简单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小时。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阴气,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从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对于上班族,中医特别提倡早睡1小时。
文章插图
每周吃1次羊肉驱散寒潮
1月在一年中最冷,此时风和寒是主要气候特征。饮食上,大家应多吃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这类食物包括: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和羊肉。中医专家认为:在温热食物中,羊肉性价比最高,可以用山药、当归、胡萝卜和芡实搭配,佐以生姜和大葱等调料,每周吃一次,这样更有利于安度寒冬。
文章插图
个性养肾饮食
中医认为:冬季进补重在补肾,肾的机能强健,可以调节身体,应对各种侵扰。但是,补肾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如果经常冒虚汗、精神疲乏,应该多吃红参、红枣、淮山补肾气。如果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要用当归、阿胶、首乌补肾血。如果经常午后低热、两颊潮红,宜用冬虫夏草、银耳补肾阴。如果经常手足冰凉怕冷,可用鹿茸、肉苁蓉补肾阳。
文章插图
大寒养生防五寒
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天冷后 “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困扰。此时不妨“以寒制寒”,大家每天早晚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文章插图
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
冬天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穿立领装是个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和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文章插图
防肺寒:喝热粥散寒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如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
文章插图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文章插图
防脚寒:常做足浴
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足浴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
第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
第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然后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另外,足浴不宜在饭后立即进行;糖尿病和颈椎病患者浸泡水温不宜太高,时间不宜过长;凡烧伤、脓疱疮、水痘、麻疹、足部皮肤皲裂者及足部外伤者均不宜足浴;足浴后立即擦干双脚,注意足部保暖;足浴过程中,如出现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和出冷汗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诊。
文章插图
大寒养生食谱——黑芝麻红枣粥
【材料】粳米150克,黑芝麻20克,枣(干)25克,白砂糖30克。
【做法】黑芝麻下入锅中,用小火炒香,研成粉末备用;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红枣洗净去核;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和红枣,先用旺火烧沸,然后改用小火熬煮,待米粥烂熟,调入黑芝麻及白糖,再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 俞军|俞见|咏春
- 营养均衡|冬瓜丸子汤
- 新德里|印度新德里壁画艺术丰富民众生活
- 蒜片|西芹炒白干
- 培根|海鲜意大利面
- 爱儿|油豆腐配川味腊肠
- 桃胶|桃胶银耳羹
- 童话公主|糯米粑粑糕
- 西米捞|草莓西米捞
- 辣白菜|辣白菜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