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来也没事,不用着急嘛。”除了准备自己的《走读中国》系列,周钦尧还经常受邀为各种展览准备作品,事情常常排着队等他处理,但几十年的作画经验告诉他,唯有“慢工才能出细活”。
“真正下笔的时候,脑袋里其实已经构思好了,相比画画的时间,事前的准备更多,如果不是特别熟悉的东西,我是不会轻易动笔的。”这是周钦尧的坚持,每一段素材的积累都必须要是亲眼所见、亲身接触才行。而他所画的第一幅关于永嘉的作品,就是石桅岩。
文章插图
周钦尧笔下的石桅岩
“石桅岩是我最早接触永嘉的一个热门景点,就在楠溪书院旁边,因为经常来书院这里,石桅岩也就看得多了。”而选择石桅岩作为“首笔”的周钦尧也有自己的打算,“这是永嘉的一个标志,也是我的一次尝试,之前我一直在想到底怎么去表现这个地区的特色,就先用石桅岩来看看效果怎么样。”
也是由此开始,那一幅幅关于楠溪江的画卷,逐渐在周钦尧的脑海里清晰起来。水美、岩奇、瀑多、村古、林秀……悠悠三百里楠溪江,在周钦尧心上惊起了波澜。
“我们通常是喜新厌旧、喜欢变化的,可有一样东西,倒是希望它永远不变,像它原初的样子才好,这便是故乡吧。”周钦尧相信,这些画作的情绪和故事是可以感染人的,同样,他也相信,艺术植入乡村可以惠及村民。
“现在村里在做的写生基地、美学研究中心等等可能我们看到的更多是面向学生和艺术家,跟村民好像还没有建立起更多的交流和接触,但是等这些艺术氛围、艺术人才建设和引进之后,一些关于绘画的基础产业甚至合作,都是可以落地的,比如说举办展览、民宿接待等等。”
周钦尧是文艺兵出身,对于时代的变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而在艺术村的建设过程中,周钦尧的内心也有了更为广阔的构想。
“艺术走进乡村,说明这个艺术一定是‘接地气’的,当然,艺术里面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没有哪个更好一说,那么我们艺术创作者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在这里创作让大家更为喜闻乐见的作品,做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艺术品,让他们摆放到家里做一个装饰或者是送人的伴手礼。”
为此,周钦尧也经常带着自己的学生,前来永嘉写生,一部分作品还在楠溪书院获得了展出。“这些画家可能还有些稚嫩,但指不定就是日后的大家了呢。”而他自己的作品,也将在箬溪美术馆中集结展览。
“现在画作都已经搬到位了,还没有挂上去,等到正月十五号左右美术馆就会对外开放,届时欢迎大家前来交流。后续村里还会有一系列的规划等待实现,希望大家对我们抱有一些耐心和期待。”上日川村的变化,是周钦尧亲眼所见,因此也想帮着“吆喝”,他相信,到那时,一定会从中看见艺术的力量。
永嘉县融媒体中心采访人员厉梦瑶实习生陈艳红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上海|“佳士得上海”迁入新址 外滩再添艺术新空间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开启全国巡展!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文化节|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成立
- 艺术|东西方艺术巧妙融合 重庆女孩画“家门皮肤”受年轻人追捧
- 清华大学|美术馆嵌入产业园,上海打开“科创+文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