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章插图
参观者在湖北省博物馆新馆观赏曾侯乙编钟。 新华社采访人员 程敏摄
文章插图
战国干鳊鱼(模型)。 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文章插图
曾国错金云纹鉴缶。 田豆豆摄
“看,这小老虎真可爱!”2022年新春佳节,开放不久的湖北省博物馆新馆人气旺盛,战国虎座鸟架鼓中的小老虎,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目光。虎年看虎,别有一番趣味。
2021年12月20日,湖北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新馆为“鼎”字形,与老馆以通道相连,夔龙纹浮雕外墙带有鲜明的楚文化特色。新馆落成后,全馆展出文物从1万多件增加到2.5万件以上。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国宝级文物搬入了新家,“楚国八百年”“曾世家”等全新展览,让许多珍贵文物首度与观众见面。
立体呈现楚国八百年
【 湖北省博物馆|国宝乔迁新居 新展惊艳亮相】“楚国八百年”展带领观众穿越历史,全面了解楚人绚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步入展厅,浓郁的楚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展标“楚国八百年”字体借鉴楚简文字风格,背景采用楚国文物代表性纹饰元素。
展览除了讲述楚国波澜壮阔的大事件外,还特别呈现了楚地先民的衣食住行等历史细节。“饮食起居”展区,一条楚墓中出土的干鳊鱼(模型)吸引了不少观众注意。这条鱼检测出盐的成分,推测为腌制后下葬。旁边还展示了楚墓出土的大米、麦子、板栗、生姜、花椒等。此外,还有漆木折叠床、铜镜、铜薰杯、铜灯、竹席、竹笥等日用品,还原楚人的日常生活。九连墩楚墓出土的假发,反映了当时贵族男女以戴假发为美的风尚。装有铜镜、梳、胭脂、油彩等的彩绘漆木梳妆盒,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便携式梳妆盒。
“这两件文物,过去我们叫‘小筑屏’,以为是装饰品,但从楚墓漆棺上的彩绘来看,这不是屏风,而是瑟座。”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介绍,根据新的考古研究成果,这两件精雕细刻的“小筑屏”改名为“彩绘漆木屏形瑟座”。展墙上放大的漆棺彩绘图清晰展现了楚人的生活场景:有鼓瑟吹笙,有车马出行,有角斗比武,其中鼓瑟之人跪坐,将瑟的一头置于膝上,另一头置于瑟座上。
著名的战国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圆奁也在此展出。圆奁上的漆画生动细致,人物姿态各异,猪犬腾跃,车马有序,描绘了从出行到迎接到相见的完整过程,堪称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卷“连环画”。展厅里的超大显示屏对车马出行图进行动态展示,让2000多年前的“连环画”动了起来。
虎座鸟架鼓是楚文化的代表文物之一,常见于战国时期楚国高级贵族墓葬中。眼前这件虎座鸟架鼓为首次展出,比以往展出的同类文物更加精美,且独具一格。此鼓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年代为战国中晚期,通体髹黑漆,饰有红、黄、银白多色彩绘。从构造上看,不仅有两只卧虎、一对凤鸟、一面悬鼓及两根鼓槌,较为独特的是,在凤鸟与虎座之间,左右各有一只活泼灵动的幼虎,对悬鼓起支撑作用。
“凤是楚人的图腾,虎是巴人的图腾,过去我们常认为,凤将虎踩在脚下的造型象征着楚人对巴人的征服,而这件虎座鸟架鼓中间有两只可爱的幼虎,可能象征着楚人与巴人的友好关系。”方勤说。
楚对长江中游地区的统一,为长江中游完成华夏化进程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荆楚文化最终融入中华文明,成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楚国八百年”展还展出了楚国思想文化相关文物,包括战国竹简、楚墓出土帛画、帛书等。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楚地已发现简牍30多批、10万字以上,内容包括司法行政文书、典籍文献等。“这些竹简出土于荆门郭店楚墓,年代为战国中期,竹简上抄写的《老子》,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老子》版本,包含十多篇失传文献。”方勤介绍,郭店楚墓共出土竹简730枚,包括18篇先秦典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文物讲述曾世家变迁
走进新馆二层“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厅,各式各样的青铜器映入眼帘,1966年湖北京山苏家垄出土瓦纹铜簋,2003年枣阳郭家庙出土铜箭镞、铜戈,2011年随州叶家山出土曾侯谏铜鼎,2012年随州文峰塔出土牛钮铜盖鼎……近500件文物串珠成线,娓娓道来曾国700余年历史。
- 赵丰|让文物走进生活 文旅商共建博物馆落地杭州
-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3月1日起恢复开放
- 杭州|让文物走进生活 文旅商共建博物馆落地杭州
- 蔚晓贤|快讯|风筝博物馆闭馆改造提升,3月18日重新开放
- 剧本|从荷花雪糕、三千佳丽奶茶到剧本杀,文创产品让我们多了去博物馆的理由
- 金沙遗址博物馆|点亮希望,传递梦想 成都大运会火种交接欢迎仪式圆满举行
- 南侨机工|滇缅公路博物馆里“侨味”浓
- 博物馆|俄军登陆乌克兰敖德萨 藏有“最伟大海景画家”作品的博物馆安全如何?
- 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将于2月28日闭馆
- 迪拜|迪拜未来博物馆盛大开幕 灯光秀科幻动感